第十师北屯市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周年大庆

生命界碑:白手建家园——隆重纪念农十师成立五十周年纪实性系列报道之六

来源:北屯在线 时间:2010-03-22 20:37:17 浏览:

              
    塞外江南克木齐
    屯边至植两相宜
    田畴染绿黄沙净
    林带成荫引路进
    戈壁翻身为沃土
    阿山遍野走羊羝
    共看白岭千秋雪
    也作春潮灌入畦

    1964年,国家农垦部部长王震,兵团司令员陶峙岳、政委张仲瀚来到巴里巴盖,看到农场一派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景象,王震兴致极高,对陶峙岳将军说“请我们的老秀才作首诗,赞扬在这里艰苦奋斗并做出了成绩的军垦战士!”陶老将军欣然挥笔,赋下这首七律诗书赠28团1营。
    这是震惊中外的“伊塔事件”发生的第二个年头,农十师已经在边境一线布防结束。维稳与戍边、开发与建设同步进行的情况下,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保证了边境的稳定,并使开发建设任务有序进行。农十师的各项工作令王震、陶峙岳和张仲瀚十分满意。
    今天,张立长依然记得当年张政委给自己踏勘选点中军帐时,北屯那凄凉的景象。然而,更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张仲瀚给他交代的任务:经过初步勘探,阿尔泰至少有62万亩土地可以开发,部队一年至少要开荒10万亩。军令如山倒。然而,开发的序幕刚刚才拉开,一场严峻的考验已经摆在军垦战士们面前——
    1962年4月22日一早,伊犁霍尔果斯口岸涌来大批拖儿带女的边民,他们手里拿着清一色的“苏侨证”高呼:“我们要到苏联去!” 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塔城、阿尔泰、博尔塔拉20多个县的6.7万余边境居民,也抛弃埋有亲人的土地,草原和城镇,坐汽车、拖拉机、牛拉的木轮车,拖儿带女,赶着牛羊,穿越3000多公里长的边界涌向苏联。 仅仅几天后,伊犁草原,阿尔泰草原星罗棋布的毡房已寥寥无几,牛羊失牧,田地荒芜,四野肃杀。地方政府陷于瘫痪。
        4月23日,总理周恩来紧急召见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政委张仲瀚,命令兵团:立即组织一支高质量的队伍,分赴边境第一线,维护社会治安,尽快恢复生产。代耕、代牧、代管,同时着手在中苏边境建立国营农场群。5月13日,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委托,兵团直属单位和各垦区抽调大批干部战士,赶赴边境地区。农十师火速组建民兵值班部队连夜赶到和布克赛尔县202高地和哈巴河、吉木乃、青河的边境地区布防执勤。战士们挽着胳膊,挺起胸膛,用身体堵住被苏军扒开的铁丝网豁口,向边民宣传政策,制止群众盲目外流。同年8月,农十师党委不计建场必备的水土资源和交通状况,沿边组建起哈巴河、吉木乃、青河三个一线团场。
    自此,在东起青河,西与原苏联一水之隔,南抵乌伦古河冲积平原,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草场相连,东西长430公里,南北宽340公里的边境地区,生活着一支以守土卫国、造福各族人民为己任的屯垦戍边大军。这支不戴军衔、不拿军饷,却永不转业的队伍在生产建设的同时,还直接守卫着近300公里的国境线,其中185团有5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186团有90多平方公里土地是原中苏争议地区。经过农十师几十年的漫长坚守和实际控制,如今这些国土已经划归我国所有,为中华民族争回了150多平方公里的生存空间。
    创业的艰辛是令常人难以想象的,何况是在无霜期最长只有180天,最短才74天的高寒边远地区。组建之初,正是三年困难时期开始。拓荒者们每天要十几个小时的开荒挖渠等重体力劳动,还得从每月只有20多斤口粮定量中节约出来支援内地灾区人民。没有油,没有肉,连蔬菜也很少见到,只好用盐水下饭,许多人连累带饿得了浮肿病。
    尽管如此,劳动竞赛还是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当时流行着这样一首顺口溜:“勒紧腰带度难关,誓把荒滩变良田,今日甘洒血和汗,社会主义早实现”挖大渠,三九天在冻得如同石头般的戈壁滩上挖十几立方。打土块,定额800块都打到1000块、1600块。住房建工地背土块,最多的背28块。每块土块的重量达3公斤半,28块足足有210公斤重。就连才十几岁的小姑娘,每次也要背12块土块。
    创业期间,残酷的大自然无时不在折磨着这支屯垦大军。阿勒泰地区是蚊蝇的滋生之地,尤其是额尔齐斯河出国处的185团,是世界上四大蚊蝇区之一。据专家测定,这里每平方公尺的蚊子多达1300只。人们这样形容说:“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瓜,北屯的蚊子成把抓”。为了避蚊,夏天男人裹着纱巾;为了御寒,冬天女人也戴着皮帽子,所以当年根本分不出男女。当时还流行一首民谣:北屯好,北屯好,遍地红柳芨芨草,人人出门得跳舞,因为害怕蚊子咬。”
    在一篇回忆录上记载着这样一段文字:1952年从山东参军进疆,农十师成立时,从农一师调干过来的原师通讯科干部潘云英讲了段令人辛酸的往事:“在182团开荒时,人住在地窝子,夜里狼就在人头顶上嚎。有天早上,托儿所的保育员出去拔野大葱给孩子熬汤喝,谁知道一只狼钻进去把一个4岁的小女孩叨走了,等大人们闻讯后追到河边,只看见地上有一滩血水……”
    然而,在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下,农十师人硬是靠着一颗红心两只手,在茫茫戈壁上开荒造田,为国纳粮,植树造林,改善生态。把过去的荒滩秃岭变成“田畴染绿黄沙净,林带成荫引路进”的塞外江南。在阿尔泰的荒漠戈壁中,张仲瀚将军亲自踏勘过的处女地上,出现了一支支军垦劲旅;在他红笔圈点过的地方,出现了一座座房舍,一块块条田,一条条林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