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师北屯市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周年大庆

回首北屯五十年——纪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成立五十年

来源:北屯在线 时间:2011-03-21 11:21:11 浏览:


    北屯——座落在额尔齐斯河畔德仁山脚下的年轻美丽的军垦新城,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十师师部所在地,也是农十师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物流集散地。北屯北面六十公里是阿勒泰地区重镇阿勒泰市,东面是富蕴县和青河县,西面是布尔津县、吉木乃县和哈巴河县,南面有福海县,因此,北屯地处阿勒泰地区中心位置,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国道216线与217线交汇处,交通枢纽中心地位无可替代。  
    自从1959年开发建设以来,北屯已经度过五十岁的历程。当年,新疆兵团镇边将军、政委张仲翰在得仁山点将台拍板确定“多尔布尔津”(意为毡子一样的平地)为农十师师部所在地,并以兵团“最北部的屯垦部队”命名师部驻地为“北屯”。1959年4月张仲翰将军代表新疆自治区党委和兵团党委在一八一团(原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二十八团)宣布农十师(恢复)成立,随即农十师数千军垦战士在荒芜的戈壁正式拉开北屯开发建设的序幕,各团场、矿区同时进行农十师垦区开发建设。    如今,北屯高楼耸立、马路宽阔、灯火辉煌、人来车往、熙熙攘攘一片繁荣景象早已掩盖了昔日的荒凉寂寞。作为亲历北屯建设目睹北屯五十年建设历程的第二代军垦人,回首以往感慨万千,永远不能忘怀先辈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激情岁月。特依拙劣之笔小叙往事以为纪念。  
    地窝子的变迁
    1959年5月,新组建的农十师从一八一团组建了一支100余人的青年突击队率先来到北屯,在额尔齐斯河边安营扎寨,拉开了北屯建设的序幕。一群嘻嘻哈哈的青年人打破千年寂静,惊醒了沉睡百年哈萨克族墓地中的孤魂。他们住在帐篷和临时挖掘的地窝子里,忍受着蚊虫叮咬和风沙的肆虐,在炎炎烈日下掘井取水,挖土和泥,脱出第一块土坯,盖起第一间房屋。
     经过一个夏天的努力拼搏, 突击队员脱土坯约百万块,并利用阿勒泰山的松木和额尔齐斯河流域的杨、柳树建造了农十师机关(当时称司令部。)办公室、干部住宅、学校、面粉厂、医院、商店、车队、勘测队等工作和居住用房。平房全是土坯墙、草泥屋顶;地窝子是直接在地上挖出方形 一米 多深十余平方大土坑,留出门道,周边砌上几层土坯,架上木梁,屋顶铺上树梢、芦苇抹上草泥即可,简便实用、冻暖夏凉。  
    最初,农十师机关位置在现在百兴园北面那块地方,当年师领导的住宅就在现在北屯垦区法院北头往西一排坐北朝南土坯老房子,现在可以看到有的旧墙现在还在利用,可见建设质量相当不错,屋顶早就翻新几次了;有的房屋全部重建了,现在已经全部被开发商拆除,建设了新楼房,我真希望能够保留下一幢留做纪念。当时原农十师张立长师长、李崇正副师长、邬佳才副师长等领导均住在那里。  
    原师领导住宅前方一东一西相隔约 100米 左右盖了两栋中间带过道的平房为师司令部办公室,西面办公室还设有卫生室,大人小孩都可以拿着公费医疗单去看病,不收药费。靠南面是师招待所,形成一个四合大院形式。招待所后来改作战胜报报社,再后来(文革后期)又改作新华书店。师司令部东南方向几 十米 盖了一幢东西向俱乐部,里面可以坐400余人,全是木条长椅,一条长椅可以坐四人,师召开大型会议、放电影、秦剧团演戏、演节目都在那里,是当时北屯唯一文化中心,使用到七十年代被拆除。俱乐部东头北面是北屯最早的体育广场,紧挨着俱乐部东头用土坯砌造了主席台,用于召开大型露天会议、演出、集会等等。广场西边安装了一副木制篮球架,后来更换成钢管支架篮球架,那是我们当时最喜欢玩耍的地方,也是农十师举办体育活动的唯一场所。师领导住宅北面相隔一条便道是师机关工作人员住宅区(现在的北屯检察院背后滨河小区位置),大约有4排房屋,每排3栋。1964年新建设的农十师司令部办公室仍为土木结构带过道工字型平房(现在师机关大楼位置),同时在办公室东面建设了一栋专门接待上级领导用的干部招待所,第一次安装了暖气,一直使用到1996年被拆除。原农十师警卫连驻在现在师公安局住宅楼后面至武警中队处,负责农十师机关安全保卫和看押犯人。当时羁押犯罪嫌疑人的看守所也是土坯平房,没有院子,由于好奇心我们经常去看守所扒在门窗看关押的犯人。原师司令部西南方向是后来建设的农十师招待所(现在的西楼)。建造在一片盐碱地上,采用砖木结构,地面非常潮湿。九十年代建造了新楼房,旧平房曾经租给巴里巴盖垦区法院做办公室。  
    1960年初建设的学校在现北屯中学处,最初只有两栋土坯平房,坐北朝南中间带过道,一栋房子连教室带老师办公室有十来间房子,位于现北屯中学大门西面,一栋是小学、一栋是初中;后来随着学生不断增加在大门东面盖了两栋初中教室,西面成了小学部;再往后又在初中教室南面建造一栋高中教室和学校办公室,所用土坯全部由学生和老师利用课余时间肩背手搬到建设现场。每当课间操时间,几百大小不一的男女学生都去搬土块,个个争先恐后、汗流浃背,川流不息地场景犹如蚂蚁搬家十分壮观。住校学生宿舍全是地窝子,坐北朝南对着山坡,有一次下暴雨,雨水灌满了地窝子,学生的脸盆、鞋子全漂了起来。以后盖了平房才搬出地窝子。  
    北屯医院先前建设了一栋面朝南凹型土坯房屋,正面是门诊部和各个科室,西面是外科住院部、东面是内科住院部。后来在北面加盖一排病房,使住院部成了回字形结构。住院部北面是医院食堂、锅炉房、住宅;东面也是住宅。贸易公司(原来属工商处候称商业处)以前只有一个大综合商店全是土坯墙的,房梁用松木人字型结构扩大了室内面积,位于现在商贸城中心处。傍边是照相馆、理发室,还有后勤服务社的缝纫组、修鞋组、修理铺、粮油店等等。大修厂开始在坡下原云母加工厂处,后来搬到坡上,建设了红砖厂房,改称修造厂。云母加工厂则从原勘测队北面搬到北二路现在工商局后面,用土坯建造了回字型大厂房,周围一圈是加工房,中间空地堆放原料,200余名支边女青年集中在那里加工云母,她们为中国电子工业和国防事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面粉厂最早设在北二路设计院住宅区路西干打垒(直接用土夯打成墙建造房子)地窝子里,1961年底搬到坡上,建造了新厂房添置了新设备,保障北屯面粉供应。北屯邮电局原来在现在苏州巷东面盐碱地上,平时地面泛出白花花的盐碱,下点雨即泞泥难行,土坯房墙根由于盐碱风化作用,一点点的被侵蚀,容易造成房屋墙体倾斜甚至垮塌,实在难以经常维修,后来,邮电局搬到西北路,才摆脱了盐碱地的危害。运输公司(以前称车队)、勘测设计院(以前称勘测队)、秦剧团、云母加工厂都是清一色土坯房,由于北屯地处额河南岸盐碱洼地,土坯墙根极易受到盐碱侵蚀,屋顶的草泥因雪水雨水冲刷,隔几年就要维修重新抹泥,否则就会漏雨水甚至垮塌,威胁居住安全。1966年从天津迁来北屯毛纺厂建设了砖木结构的工房,砖混结构窑洞式住宅平房。从此北屯开始了房屋建设由土木结构向砖木砖混结构过渡。  
    1978年在现在文化街位置建设的北屯电影院三层门楼是北屯城市建设的第一座砖混结构楼房,1982年北屯食品厂在现在南楼处建设一栋二层商业楼,是北屯第一栋商业用楼房(均于1998年修建文化路时拆除);党校西面那幢师机关旧住宅楼是北屯第一幢住宅楼。此后,从八十年代建设商贸大楼开始,北屯建设步入砖混结构楼房建设时期;到二十一世纪初,大规模的办公楼房和住宅楼房在单位自建和开发商统建相结合的方式下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代表性建筑物有电力大厦、社保医院综合大楼、医院住院部综合楼、师机关办公楼、公、检、法办公楼,西北路邮电大楼等等。站在平顶山上放眼望去,北屯从东到西、从平顶山脚到额尔齐斯河南岸,五彩缤纷的楼房连绵不断,形成初具规模的边陲新兴城镇。  
    我父母家住房也从六十年代的地窝子、七十年代土木结构平房、八十年代砖木结构平房过渡到九十年代末搬进现代楼房。北屯城市房屋建设的变化,见证了农十师三代军垦人以“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的大无畏兵团精神,把没有人烟足迹的戈壁荒漠改造建设成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的历程。  
    路与桥              
    北屯开发建设之初只有两条半路,一条是现在的团结路、一条是现在现在的天山路至西北路、半条是现在的建安路,是北屯建设初期根据当时生产生活实际需求留出来的。六十年代北屯通往外地的公路全是汽车在戈壁滩跑出来的自然沙土路,坑坑洼洼颠簸难行,去乌鲁木齐单程要走三天,从北屯出发第一天住和什脱洛盖煤矿,第二天住石河子市安吉海镇,第三天到乌鲁木齐市,平均时速不到 30公里 ,交通极为不便。直到柏油路逐年通到北屯,才彻底改善了交通情况,现在六七个小时就可以到乌市。1964年,当时的农十师党委及张立长师长组织有关人员制做了北屯城区建设规划和城市建设模型,模型上有马路、公共汽车、办公区、商业区、工业区、生活区、学校、医院等等,绿树成荫、楼房成片,当时大家看了非常兴奋,对北屯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可惜1966年文化大革命动乱爆发,以张立长师长为首的农十师老干部基本上全部被夺权打成走资派和牛鬼蛇神,北屯建设规划成为泡影。只有两条半土路一直承载着北屯建设和发展的物流和北屯人文化物质生活需求,延续到今天。  
    天山路属于216国道组成部分,穿经北屯段多年没有铺油,车来车往尘土飞扬,每年春季有些路段地面翻浆,经常有车陷入泥浆不能自拔,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才铺油后才有好转,解决了路面翻浆问题,2000年再次进行了改造扩建,路况明显改善。团结路是北屯城镇中心路,最主要的一条街道,原先是自然沙石路面,在路两边林带种植本地杨树、柳树、沙枣树,人行道边种植本地林区的金缨子(当时也称野石榴)。八十年代进行过一次改造扩建成简易铺油,2000年进行北屯城镇建设时由农十师投入巨资重新扩建团结路,较大改善了路面质量,加宽为六车道和专用人行道及双林带。同时,修建了光明路、幸福路、建安路、西北路、阿福路、涌泉路、健康路等等,形成了东西方向三条主干道,南北方向若干街道构成北屯城镇交通网,极大方便了北屯居民生活和城镇建设,同时,也美化了环境。  
    1959年前北屯在额河只有一座用数根粗松木和杨树木干架的便桥(公安处看守所后面),只能供人员小心翼翼的过往,到阿勒泰的车辆从布尔津渡桥过河。牧民转场来回都到距北屯20多公里处的锡伯渡渡口,从船上把牛羊渡过额尔齐斯河。那时河水很大也非常清澈,站在河岸可以看到水中的鱼儿,从布尔津到北屯可以通航小邮轮,打鱼船随意航行;额河中生长着特有的青皇鱼、鲤鱼、黑鱼、、五道黑、小白鱼、中白鱼、大白鱼、狗鱼等等,当年生活困难时期为北屯人提供了鲜美丰富的营养品,养育了北屯人;北屯人在额河钓到过 1米 多长20几千克的青皇鱼、狗鱼。后来,由于中苏界河处苏方设置了拦网,致使青皇鱼、中白鱼、大白鱼逐年绝迹,再也看不到了。由于河水又深又急,每年有人因过河、钓鱼、打柴、游泳时不慎溺水而亡。1960年在农十师北屯医院后面(现工程团建材预制厂东面)河道处架设钢索,牵挂一艘双体木质渡船来回摆渡过河,过往阿勒泰、一八一团的汽车、马车、行人都可以从船上渡河,解决了汽车绕道布尔津过河的问题。当时,渡口不但是惟一的渡河重地,也成为我们游泳戏水的最佳场所,夏天时节,每天中午上百位青少年在那里游泳戏水,成为天然游泳场。  
    1966年自治区桥工队在北屯额尔齐斯河段修建架设第一座混凝土大桥(包括两座副桥),结束了渡船渡河的历史,以后渡船和渡口全部废弃。九十年代北屯大桥及其副桥进行改造扩建,提高了大桥质量和载重量,增加了交通流量。由于当时额河主河道朝南拐弯经过师机关住宅区后面,每年洪水冲刷额河南岸,直接威胁北屯城区居民生活安全,农十师决定从现在自来水公司抽水泵房西北处,朝西用推土机推开一条河道,让额河河道改道河水朝西直流过去,撇开了原先的自然弯道,彻底排除了洪水对北屯城区土地的直接冲刷和安全威胁。现在,原先的河道都被人们开垦成了菜地,已经没有了原先河道的模样,给我留下的只有当年和同学们在河湾处游泳戏水及北屯居民们洗涤衣物的热闹场景的留恋和回忆。  
      绿化与平顶山  
    北屯南傍得仁山(北屯人称平顶山),北靠额尔齐斯河,依附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天然树林为屏障,对于阻挡西伯利亚冷空气入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城镇建设仍然少不了大量种植树木花草,农十师老一代领导高瞻远瞩、就地取材,在开发建设北屯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一面建设一面种树,充分利用当地额河流域自然树种:白杨树、沙枣树、红柳树、榆树等等,种植在道路两旁和防洪堤两边,那时没有种草的概念,林带的杂草都要除掉。到九十年代中期改造北屯街道路面时老树全部伐掉更换新树种,那些长成齐身粗的高大的杨树柳树虽然彻底退出北屯城镇绿化历史舞台,它那粗壮挺拔的枝干和抗拒西北风的作用却永远不能从记忆中抹去,它们的身影在额河流域将永世长存。如今北屯街道两旁种植的白蜡树、松树、冠榆、阔叶榆、白桦树、榆叶梅、丁香树等等外来品种,林带及旁边草地是绿油油茅草,给北屯城镇建设带来新的精神面貌和新的活力,增添了色彩、美化了环境、改善了市容、方便了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平顶山绿化工程,为北屯人民改善了自然环境,增加了美丽景色。从九十年代初至二000年初,经过农十师两届党委和全体北屯人十几年的共同努力,把光秃秃的平顶山装扮成翠绿环绕的人造生态公园。平顶山又称德仁山,属于额河南岸三级台地,方圆数平方公里,由数亿年前海洋沉淀积成三积岩土基本上寸草不生,只要一下大雨,雨水就顺坡而下流到北屯中学广场及周边地方,形成一片积水,许多靠山坡地房子里都灌进雨水,居民们苦不堪言。1992年4月,为了彻底解决平顶山水土保持,改造平顶山自然生态环境,农十师党委决定建设平顶山生态公园,动员北屯各单位出动人员机车到平顶山种树,一时间平顶山上机车轰鸣、人来车往、绿荫成行,绿化工作初具规模。2000年春季,农十师新一届党委再次启动平顶山绿化工程,规模远远超过第一次,不但北屯所有单位参加植树,附近几个团场也参加植树活动,围绕平顶山四周坡面全部挖坑换土加肥种树,采用先进的滴灌技术浇水,保证了树木成活率。现在我们看得到绿树满坡的平顶山,就是北屯人民艰苦创业、战胜自然、改造环境、造福后代的最好见证;过去光秃秃的平顶山披上了翠绿夏装,极大的改善了北屯的生态环境,成为北屯人民和外来游客观光的景点。  
    电与水  
    作为现代都市,离开水和电人们简直就没法正常生活,自来水一停吃、喝、拉、撒全部乱套;电一停家用电器全罢工,没有电视、电灯屋里漆黑寂静,急得人们团团转不知所措,这种依赖已经成为一种城市病态。  
    北屯开发建设之初只有大修厂有一台柴油发电机,供机关、医院各单位工作时间使用,特别是北屯医院,如果没有电患者的一般手术都没有办法进行,直接影响人的生命健康,所以,能发一点电首先保障医院用电,其它居民生活都用煤油灯照明。最奢侈的就是那种带灯罩的煤油灯,又干净又亮。大多数是自制煤油灯,找个带盖的墨水瓶或者其它玻璃瓶,瓶盖上钻个洞,用薄铁皮卷个空心管插入瓶盖洞里,小铁管穿上自搓的棉花绳或棉线绳,加上煤油就可以使用了。当年我们学习、看书都是依靠小油灯,点一晚上灯两只鼻孔熏的黑黑地,咳出来的痰都是黑的。  
    1963年农十师利用三干渠的水在北屯墓地下坡处修建了第一座小水电站,每天晚上有了电灯,由于发电量小,只能供电到晚上12点,还经常轮流限电。由于冬季气候特别寒冷,经常刮寒流,气温达到零下三四十度,发电用水渠道的水结冰冻透造成停电,师直各单位抽人上渠道打冰,学生也不例外。那时交通工具少,十余公里的路程全靠11号(两条腿)运行,中午在工地就着雪啃冻得硬邦邦冷馍馍,晚上回家时精疲力尽十一二点才能走到家。渠道的冰全部打完,重新放水才能发电。直到七十年代中期,农十师在一八七团二干渠修建了二级电站北屯用电问题才得到缓解。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不但供用电有了保障,各式各样的灯饰,五颜六色的灯具,把各个家庭装饰的如宫殿一般富丽堂皇。北屯团结路、西北路等安装的花式路灯夜晚亮起来,犹如小长安街一样壮丽。各式霓彩灯把北屯新城夜晚点缀的繁花似锦、多彩亮丽。给了我们知识和力量的小煤油灯已经永远远离我们在军垦博物馆静候游人观思。  
    从北屯开发建设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北屯居民生活用水全部依靠井水,各单位居民区都有人工开凿的水井,各家各户每天到水井取水用于日常生活。到水井打水最头痛地是冬天,严寒使水井口结满了冰,稍不小心就可能滑倒,每天打水使井口被冰冻的越来越小,有时连水桶都放不下去,只好用钢钎打掉井口的冰才能打水;有时候一不小心水桶掉到井水里,只好找个长木杆一头绑上铁钩子,从水井里把桶捞出来,有时候用木杆子捞不出来,只好冒着风险用绳子吊着下到井下打捞水桶。那时候工资很低,买个水桶也舍不得。由于北屯地下水位高,盐碱很重,水质较硬,井水都带点苦咸味,口感很差,对人的身体健康是有损害的,但北屯居民也吃用了20多年,直到八十年代中期农十师成立了自来水公司,修建安装了自来水管道,家家户户接通了自来水,才逐步解决了居民吃水问题。现在,只要拧开水龙头开关,清澈的水哗哗地流出来,想咋用就咋用,可千万不要忘记节约用水。  
    文化教育  
    1959年农十师成立之初,北屯只有一所学校既现在的北屯中学。开始只有小学和初中,后来增加了高中,分为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都属于北屯中学。六十年代初团场没有设中学,上初中都到北屯中学,后来各团场逐步设立初中、高中,有些团场学生就不用到北屯上学了。以后工程团、毛纺厂都办了企业学校,方便小学生学习;北屯镇也开办了学校,方便了地方单位的学生就读学习;现在北屯有四所中学,基本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在农十师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北屯中学基本建设逐步改善,由土坯平房逐步发展到现在的数栋教学楼,科技设施先进的逸夫教学楼;农十师又建设了科技教学能力较高的北屯高级中学,把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分开管理,使十师教学水平上了新的台阶,每年输送几百名大学生就读全国各地高校。  
    北屯中学 建校之初教室没有课桌,用土坯垒两个墩子搭一块 2米 长的木板就是课桌,四个人一块板子课桌,学生自己从家里带小板凳,有的同学家里没有小板凳的就搬来一截木墩子当板凳。由于北屯开发建设期间人员不断增加,学生也在不断增加,后来的学生连板条课桌也没有,老师动员我们住家生从家里带凳子帮助住校生,我们把家里高脚登搬到学校当课桌,给没有座位的同学让出学习的地方。直到我们上小学四年级时才有了正式课桌,总算有了像模像样的教室,结束了没有课桌的历史。六十年代农十师还成立了农业技术学校(简称农技校)、政治干部学校(简称政干校)、护校等,从上海、浙江、江苏等内地及团场招收一批青年参加学习培训,为十师团场培养了一批农业技术人员、财会人员、护理人员,这一批人员为农十师农垦事业发展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现在,农十师党校、技校、电大、农广校、职业中专等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教学机构健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每年为农十师各行各业培训专业人员数百人,极大提高了农十师各团场各个行业员工的基本素质,为农十师经济又好又块发展夯实了基础。  
    六十年代北屯只有一个电影院,除了有时看电影和秦剧团演出的秦腔剧目,每天靠听农十师广播站播出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消息及音乐、歌曲,偶尔也有外地来的剧团或者文艺演出队演出节目,文化生活十分落后单调。那时候经济条件非常差,一般家庭连收音机都没有,只有听广播获得消息。小孩们连一角钱的电影票也买不起,每次演电影都有几十个孩子们围在电影院门前,企盼能够碰上一位熟悉的叔叔或者阿姨,牵着人家的衣服装做人家的孩子被带进去;或者利用已经过期的旧电影票混进去;或者趁检票人员不注意钻进去;有的孩子就扒在窗户上往里看,哪怕是半个银幕或者是一个角的画面,也看的津津有味,顾不上蚊虫叮咬。看门的郑(三明)老汉和王老汉都是老革命,对待检票工作非常认真,没有票绝对不让进;有的好不容易混进去了,一查票被查出来没有票或者是假(废票)票,立刻被揪着耳朵摕遛出来。因此,所有的孩子“最恨”的就是这两个老汉,经常搞些恶作剧“惩罚”他们,有时候把点燃的鞭炮扔到他们的身上,或者悄悄放倒他们的衣服口袋里,或者抓把土突然撒到他们头上,趁他们拍土往里钻。现在想起来,确实让两位老人吃了不少苦头,很不应该。有时候演电影买不上票,电影院买票窗口几十个人挤在一堆互不向让,有的干脆从人堆头上往里爬,有技巧的又有力气的顺着墙根往里挤,效果最好,不一会就挤到窗口买上了票,还要能够挤出来,经常有人为了买电影票吵得不亦乐乎,甚至有打架的。现在觉得很好笑,在那个年代就是那样的,因为人们太缺乏精神生活、缺乏文化生活,没有可玩可去的地方,唯一的文化生活就是看电影,别无选择。  
    到了七十年代末,随着“十年动乱”结束,改革开放推进,经济建设发展,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逐渐提高改善,北屯也有了好转。先是收音机、录音机多了,普遍进入家庭;以后有了录像厅播放录像剧目,场场爆满,风靡一时。八十年代中期,电视技术已经到了阿勒泰地区,北屯可以收到阿勒泰电视台转播的电视节目,当时经营电视机的极少,买电视机成为难题,托关系走后门才能买到。有了电视机的家庭成了小影院,吃完晚饭周围邻居都聚到那里看电视。随着电视机不断增加,几年后家家户户竖着一根电视天线杆用于收看电视节目,线杆林立成为北屯一道别致的风景线。九十年中初,农十师电视台安装了有线电视,可以收看到全国各省市几十个频道,电视已经普及到所有家庭,坐在在家里就可以看到电影、电视剧、文艺节目、新闻等等琳琅满目的节目,电影院、录像厅逐步退出人们的视线。  
    军垦人
    再说说 北屯的人。北屯人是什么人?北屯人就是兵团人、军垦人,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可以说,没有北屯人就没有北屯的今天。经过北屯三代人的不懈努力,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城镇耸立在额尔齐斯河畔,成为阿山脚下一颗璀璨明珠。  
    北屯建设之初,最先来到北屯的是从一八一团抽调的第一代军垦战士,他们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骑七师复员转业军人、内地来疆支边青年。随后兵团从农八师、农四师抽调一批干部支援农十师建设,又从威亚、星星峡、乌鲁木齐等地招收大批自愿进疆人员补充到各个团场;从六十年代初至文化大革命开始前,从沈阳军区、济南军区等接受近万名复员转业干部和军人,从湖北、江苏、安徽、上海、天津接来近万名支边青年,分配到北屯各单位和农十师各个团场连队,充实了基层干部队伍和生产一线职工队伍。1969年1月,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农村的同志要欢迎他们去。”的最新指示,因文化大革命滞留在各地学校的六六届、六七届、六八届初中、高中、大学应届毕业生全部分配“上山下乡”,到农村、到工矿“插队落户”接受再教育,实际等于变相分配工作。当时从石河子医学院、农学院、奎屯农学院分配近百名大学生,农十师北屯中学400余名初高中“老三届”应届毕业生分到一八二团、一八七团、一八六团、一八八团、农十师渔场、青河独立营等团场连队。此后,北屯中学和团场中学的初高中毕业生逐年分配到团场工作,大批军垦第二代投入兵团农十师军垦事业建设大军。  
    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艰苦岁月中,第一代军垦战士付出了艰苦卓绝地常人难以想象地无私无畏的奉献。他们初来咋到北屯垦区,茫茫戈壁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军垦人就地挖个土坑,架上木梁铺上树梢芦苇抹上草泥,一间住房就建成了。这种简陋地原始住宅兵团人称之为“地窝子”,冻暖夏凉,成为北屯人开发建设垦区之初的主要住所。刚开始建地窝子连门窗都没有,吊一块旧床单当门,或者用柳条编一块篱笆当门,一刮大风满屋沙土,早晨起床时被子上一层厚厚的砂土。下雨时更糟糕,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外面不下了,里面还在嘀哒,铺上摆满了接雨水的盆盆罐罐。赶上半夜下雨那就不要睡觉了,找个不滴水的地方坐着等天亮。由于地窝子也不多,一些带来家属的转业军人只好几家人合住一间地窝子,床铺之间挂一块床单隔着,有蚊帐的就挂上蚊帐成为奇特的“房中房”,晚上各家睡觉互不碍事。当然,也有晚上起夜后上错床闹出笑话的。  
    当时开垦土地兴修水利全靠人力,连两轮手推车(通称拉拉车)都很少,北屯人发挥了他们特有地聪明才智,用两根1· 8米 长的木棍编上宽距六十厘米长八十厘米的柳条,两头各留出五十厘米把手,称为“抬把子”,有点像担架,用于两个人抬土,倒土时两人一起一边抬高、一边放低,用力一甩土就倒在地下;还有用柳条编的簸箕形三角小筐,上面是三角提手,扁担上拴两个木质钩,用于挑土修坝修渠又快又方便,工效非常高。这些自制工具都是当年农田基本建设主要用具,在生产劳动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现在只能在农垦博物馆可以看到。那时修渠道、挖排碱渠全靠人工,使用的铁锹、十字镐、抬把子、三角筐是主要生产工具;团场灌溉用的干渠、支渠、农渠、斗渠及排碱渠基本上人工修建的,挖渠道每人一天定额7立方土,挖出来还要摔到上面去,相当于十几方土,男女都一样。六七十年代由于收割机少,夏收割麦子主要靠人工用镰刀割,每人每天定额2亩地,有的女同志特别能干,一天能割四五亩地。早晨5点钟起床下地,早饭午饭都送到地里吃,割麦子弯着腰割到地头都直不起来腰,一个月下来抓麦子的手指头全是厚厚的老茧。蚊子小咬劈头盖脸的叮咬,无论男女人人都围块白纱布阻挡蚊虫。脱土坯也是重体力活,一块土坯重7公斤,一人一天定额500块就是3500公斤;头一天把土挖出来堆上,中间留个窝放上水,把土泡上,第二天天不亮就起床把泡好的泥土翻起来和成比较干的泥,至少翻两三遍达到能够成型不塌陷,如果水份多成了稀泥就脱不成土坯了。和好泥以后稍稍休息,就开始脱土坯,先把土坯模子用水浸湿涮上一层细沙,把模子放在泥堆边上,用铁锹把泥土甩进模子里拍实铲平,端到事先平整好土坯场地反扣下去,再轻轻的把模子提起来,土坯就脱成了。完成当天的任务再准备第二天的泥土,把头一天脱好的土坯立起来凉晒,下午把凉晒半干的土坯码起来,为第二天脱土坯腾出场地,每天如此循环。一块土坯全部完成要经过挖土泡水、翻土和泥、涮沙子、装模子、端倒模子、翻凉、码堆七道劳动工序,等于3500公斤泥土要折腾四五次,合起来达到10几吨搬运量,可见每天消耗体力之大,现在的人难以想象。那些小伙子、大姑娘干上一天活,一顿饭可以吃掉四五个 200克 大馒头,而一天的粮食定量是 600克 ,肚子吃不饱活照样干,大家毫无怨言。  
    由于阿勒泰境内水土较好的地方早已由世代相传的哈萨克族、蒙古族牧民占据,并由地方单位开发建设,兵团人只能在荒无人烟的戈壁屯垦戍边、开发建设,把一块块布满鹅卵石的荒漠戈壁开垦成农田,建设成为绿洲,创造了人类的奇迹。北屯人就是这样把北屯和垦区各团场连队建设起来的,他们流血流汗、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无私奉献,还有许多不知名的老军垦在农十师各项建设事业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没有看到北屯今天的繁荣景象和北屯人幸福的生活,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北屯五十年的故事很多,如果细细道来,不是三言两语能够在这里说完的,我只能浅浮地絮叨一些自己影响较深和不能忘怀的事情,留给现代青年人从中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