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师北屯市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连队建设

让职工富起来——农十师连队建设调查报告(下)

来源:北屯在线 时间:2011-03-28 17:51:26 浏览:

    农十师师长姚新民由远及近地向我们展示了这个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蓝图。蓝图的远端,2020 年,农十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指标:农牧团场人均纯收入达到1.42 万元。蓝图的近端,1.42 万元被分解到每一年,年均增加773 元。姚新民说:“连队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落脚点就是要让职工的口袋鼓起来。”
    怎样让职工的口袋鼓起来?
    姚新民在调研中发现,农十师农牧业职工季节性生产的特征十分突出。“种小麦的职工一年完整的工作日大约共有1 个月,种食葵的大约两个月,种打瓜的大约3个月。在承包定额中,种小麦的职工年收入只有1.5 万元。“1 个月挣1.5 万元很不错了。”姚新民风趣地说。剩余的时间该干什么?怎么干?姚新民一有空就在思考。
    “要改变思维方式,要变一季劳动生产为四季劳动生产,要变一季创收为四季创收。”农十师党委成员在不同场合这样引导。他们找到的答案是,要变大田生产为大棚生产。而观念的转变、工作的落脚点就在连队。
    农十师有关部门的一次专项调查显示,北屯市场全年批发销售各类蔬菜2 万吨左右,其中,1.1 万吨来自外地。仅北屯蔬菜市场,就有9000 多吨的市场空间有待开发。各团场全年的蔬菜需求总量约为9600 吨,其中,约5500 吨依靠外调。
    这一块可开发的空间至少有4000 吨。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是使职工变“冬闲”为“冬忙”,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那么,发展设施农业的效益究竟如何?这项调查显示,已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几个团场,1 个大棚的纯收入在5000 元至1 万元之间。农十师一八一团种羊场二队职工胡军亮利用温室大棚育肥牛羊,利用作物秸秆育肥增收,每年纯收入都在10 万元以上。
    调查结果喜忧参半,有一点却是共识,那就是设施农业有无限的发展前景。“只有设施农业才能实现四季生产。种蔬菜、瓜果、花卉,搞养殖……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农十师副师长刘明富告诉我们。
    实际上,让“冬闲不闲”的途径还有许多。“从去年11 月下旬开始,团场组织60多户职工割芦苇,户均增收3000 元左右。
    我们还引导职工种养结合,发展育肥牛羊,这一块的潜力很大。另一项是劳务输出。我们组织了60 多名职工到两个团场企业务工,每人月收入1500 元,到春耕生产前,每人可增收5000 余元。”一八三团政委杨小屯算了一笔账。(下转第四版)(上接第一版)来自农十师工会的数据表明,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这个师有7660 名农牧团场职工参与了创收活动,占一线职工总数的64.4%,总收入2940.6 万元,人均增收3800 多元。
    农十师工会主席马国新的看法是,“和谐和小康必须兼备。和谐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经济上有所发展。”在他分管的层面,经济发展、职工致富与提高职工素质、创建文明生态小康连队和和谐家庭密不可分。
    “后者体现了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他说。
    如何将“ 软实力”做实? 这也是农十师党委成员思考的问题。
    今年,预计农十师用于文明生态小康连队建设的专项资金达500 万元。加上各团场的配套资金,总投入将超过1000 万元。农十师党委宣传部部长严格介绍,“师文明办已将文明生态小康连队的建设标准、目标、任务制定成文件并印发到各连队。今后,师里每年的投入将不低于200 万元。从今年开始,每个团场确定2 个至3 个连队试点,分步实施,力争在5 年内将全师99 个连队建设成文明生态小康连队。”
    师文明办为这项工作制定了周密的倒计时表。师工会的“和谐小康家庭”创建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去年,我们印制了1 万册《和谐小康家庭手册》,基层反映还远远不够,最近我们就要加印。”马国新向记者展示他手头剩下的唯一一本小册子。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得到了农十师职工群众的热烈欢迎。一八六团在师里评比标准的基础上还制定了更切合团场实际的评比标准,职工面对面地评,积极性很高。
    马国新表示,这是一项长久的工作,要“常抓、抓常、四季抓”。目的就是要达到连队整洁、家庭清洁、个人卫生,进一步提高家庭和个人的素质。
    在调研中,农十师职工队伍的现状也引起了师党委的高度关注。“职工素质下降,新职工多,年轻职工少,有的连队几乎没有35 岁以下的职工。”对此,张成隆十分担忧,“2008 年,农十师分配到的20 个征兵名额竟然未招够。”
    农十师党委抓职工队伍建设的第一招棋是军政训练。去年秋收后,师党委要求50 岁以下、身体状况良好的职工都应参加为期15 天的军政训练。“ 没想到职工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许多超过50 岁的职工也踊跃报名。”张成隆说。
    杨小屯深有感触地说:“第一天集合的时候,连队办公室门口到处是烟头,手机不停地响,40 多分钟人也到不齐。很快就不一样了,地上的烟头越来越少,手机也调成了振动。职工一穿上迷彩服,走路的架势都不一样了。师里要求训练15 天,我们团整整训练了1 个月,职工们都没有抱怨。聚人心,凝人力,增强职工的兵团意识。这是军政训练最直接的效果。”
    “农十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真正建立起一支数量足够、素质较高、身体健康的职工队伍。”张成隆对此充满信心。
    在农十师致富职工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蓝图中,不仅有直面基层连队的细微考虑,更有师、团两级的宏观布局。
    “去年,我们提出了一些目标,也就是6 件事,只要年年咬住,年年抓,年年抓好这几件事,农十师就会发生大变化。”姚新民说。他所说的6 件事是:农副产品深加工,发挥“ 山水优势”做足“ 山水文章”(渔业和矿产),四季生产和创收,连队建设和旅游。
    5年,或者10年,真正做好这6件事,到那时,“职工的口袋会真正鼓起来,连队的腰带会真正粗起来,职工群众会更加拥戴各级党组织。”姚新民展望。
    “有了职工群众的小康,才能有连队的小康,才能有团场的小康,才能有农十师的小康。”张成隆认为,这样的小康才更为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