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师北屯市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对口援建

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黑龙江垦区

来源:北屯在线 时间:2012-03-06 17:50:33 浏览:
 
    “继承下去吧,我们后代的子孙/这是一笔永恒的财产——千秋万古长新/耕耘下去吧,未来世界的主人/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天上难寻/这片土地哟,头枕边山、面向国门/风急路又远啊,连古代的旅行家都难以问津/这片土地哟,背靠林海,脚踏湖心/水深雪又厚啊,连驿站的千里马都不便扬尘……”这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郭小川《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中的诗句。黑龙江垦区,即北大荒集团,是中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
    垦区开发建设前,是亘古荒原,素有“北大荒”之称。开发建设始于1947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培养干部,积累经验,创造典型,示范农民”的重大战略决策,一批荣复军人来到北大荒,创建了第一批国营农场,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宏伟事业。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王震将军率10万复转官兵挺进北大荒,掀开了“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的伟大开发建设的壮举。随后有14万复转官兵、5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支边青年和54万城市知识青年,投入到北大荒轰轰烈烈的开发建设行列中,并凝练了垦区宝贵的北大荒精神,它激励一代又一代北大荒人开拓前进,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宝贵精神财富。
    六十多年来,几代垦区人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用火热的激情、青春和汗水把人生道路上的句号划在了祖国东北边陲那曾经荒芜凄凉的土地上;他们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内容的北大荒精神,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垦荒者们跋山涉水、勇往直前,他们已把生命融入了这片荒原,用青春和智慧征服了这片桀骜不驯的黑土地,实现了把万年的“北大荒”改造成水草丰美的“北大仓”的历史性巨变。
    如今的黑龙江垦区,又称黑龙江农垦总局、黑龙江农垦系统,是全国最大的国有农场经济区域,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组建北大荒集团,2002年,北大荒股份正式上市。垦区总局原位于黑龙江省第四大城市——佳木斯市,现位于黑龙江省省会、美丽的哈尔滨市,下辖宝泉岭、红兴隆、建三江、哈尔滨等9个管理局、114个农牧场,546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750多家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单位等,人口165.8万人,辖区总面积5.62万平方公里。
    近年来,垦区小城镇建设不断登上新的台阶。经过垦区几代人的努力,实施小城镇带动战略,建立多元投资机制,加强小城镇的水电、道路、通信、住宅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小城镇的载体功能,在昔日广袤的北大荒,逐步建立起140个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生活环境优良、建筑风格独特的农垦小城镇,成为垦区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型工业化已成为垦区职工致富的直接途径。目前,垦区有各类产业化龙头企业100余户,其中国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9户,垦区所拥有的“完达山”、“北大荒”、“九三”等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成为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垦区农业机械装备先进,粮食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高,垦区在良种繁育、模式化栽培、病虫害防治、农业航化作业等新技术应用上居国内领先水平。
    垦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可保证京津沪渝四大直辖市、解放军三军、港澳地区和青藏甘宁四省区居民一年的口粮供应。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每到国家粮食出现短缺,垦区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非典”期间,北京一度出现粮食短缺,垦区迅速向北京调运1.5万吨大米,及时缓解了粮食紧张局面。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垦区仅用三天时间就紧急加工两千多吨优质大米,通过专列运往四川灾区,全力支援灾区抗震救灾,有效发挥了作为国家抓得住、调得动、能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华大粮仓”作用。
    摘自《新疆北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