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师北屯市欢迎您!


民族团结进步年、兵地融合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十大行动计划”工作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16-08-10 10:42:10 信息来源:第十师北屯市 编辑:统战部 浏览:
按照自治区、兵团、师市党委民族团结进步年工作部署,以协调、包容、共享的态度,处理好兵地关系,加强与地方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现将上半年“民族团结进步年”、兵地融合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十大行动计划”工作及下一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 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强化责任,全面推进
一是师市党委召开了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张春贤书记、孙金龙政委和孙春兰部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安排部署师市民族团结进步各项工作,并要求四套班子成员领导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讲大局、讲团结、讲责任,以自身模范行为带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二是成立了师市“兵地融合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工作领导小组和“师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领导小组”,师市主要领导任组长,下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高位推动民族团结工作。团场党委、连队(社区)党支部也相继成立以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机构,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民宗部门综合协调、责任部门各负其职、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是师市主要领导先后几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师市民族团结进步年工作进展情况,讨论审议《第十师北屯市“兵地融合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工作实施方案》等,并要求要准确把握民族团结进步年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把师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四是制定下发《第十师北屯市“兵地融合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工作实施方案》(师市党办发〔2016〕25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任务,量化了指标。制定考核考评办法,把兵地融合、团乡共建活动纳入到各单位、各团场经济社会建设总体规划中,纳入到各级党政绩效考核中。
五是领导小组成立后,领导小组办公室多次召开协调会,安排细化师市“十一大行动”责任分解,召集牵头部门商讨如何推进工作,确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六是在巩固去年共同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区成果的基础上,启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师市工作。
二、 强化督导,落实责任
一是各单位、各牵头部门根据《实施方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
二是建立了工作月报制度。牵头单位确定了联络员,每月20日将当月工作开展情况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是要求牵头部门对融合发展、民族团结工作进展情况每月至少督查1次并及时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是要求牵头部门、团场(单位)对实施方案落实情况进行自查总结;责任领导要组织牵头部门和配合单位对各团场(单位)逐项进行检查考核。师市将对综合考核前3名单位和10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
五是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25日汇总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上报兵团“民族团结进步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兵团“十大行动计划”领导办公室。
六是7月24日-26日,兵团“民族团结进步年”工作第二督导调研组到十师督导检查,通过座谈会、现场看等方式调研我师“民族团结进步年”和“十大行动计划”开展情况,调研组一致表示,在十师所看到所听到的很受教育很受鼓舞,对我师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也指出了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 任务明确,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吸纳地方学生到师团学校就近入学,上半年共招收地方学生4900人,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32%。建立北疆西部区域校长联席会议机制,与5个地区的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
二是建立巡诊制度。师市11所医院、86个卫生室全部向地方群众开放,上半年共接诊地方病46000人次,收治地方住院病人1270人次,到相邻乡镇开展巡回义诊、送医送药25次。师市精神卫生中心接收地方患者445人,占住院病人的50%。养老机构共吸纳地方老人入住134人,占入住老人总数的24.5%。
三是加强文化交流。兵地联合举办“北屯之韵”百日广场文化活动8场次;各团场赴相邻县乡村开展文化交流演出8场。
四是推进干部交流。选派13名干部到地方挂职,与地方联合开展 “优秀人才兵地行”活动2次,每次组织10名兵地农林牧医等方面专家为各族群众提供专业技术服务。
五是发挥师市驻地方“访惠聚”工作组作用,开展“访惠聚结亲戚”、民族团结进步村(社区)创建等活动,与各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挨家挨户访民情,在增进民族团结和争取人心、凝聚民心上做了大量工作,受到各族群众的真诚欢迎。
六是继续开展民族团结示范点创建活动。181团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兵团3个师荣获殊荣)。今年新申报1个单位为第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新申报7个单位为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新申报师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8个。
七是用好用足国家民贸民品贴息贷款政策,截止到第二季度,师市民贸民品企业累计贷款余额17.46亿元,享受政策性贴息2159万元,在满足区域内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就业、促进民贸民品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八是争取国家兴边富民行动项目11个,补助资金4000万已全部到位,项目的实施使边境各族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有效改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
四、 存在的问题
一是创建工作不平衡,个别团场、部门思想认识不到位,片面的将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单项工作来抓,缺乏全局性、系统性。二是宣传工作还有待普及和加强;三是缺乏指导、检查、规范的有效机制;四是对所做的工作没有很好的提炼、总结和归纳,这些不足之处还需在今后的工作加以改进完善。
五、 下一步工作任务
我们将继续聚焦张春贤书记关于“要大力促进兵地融合发展,加强与地方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学校、医院等最大限度向地方开放共享” 的要求和孙金龙政委提出的“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把深化兵地融合发展作为重要任务”的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聚焦发挥维稳戍边作用,着力改善民生,加强兵地沟通协调,调动全师上下积极性,以奋发有为的的精神状态和扎实过硬的工作作风,确保“十大行动计划”取得实效。
一是积极探索“师借地、“市带镇”“团帮乡”兵地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深入推进双方在经济、文化、社会、干部人才、维稳等方面深度融合,实现利益同体、感情相连,增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
二是发挥好师团党委的领导沟通作用、牵头部门组织协调作用、责任单位主体主动作用、党员干部表率带头作用、形成“十大行动计划”的推进合力。
三是全面落实《实施方案》中已明确的项目和任务,强化责任分解方案的落实,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任务按期完成,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是按照兵团督导组的督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查找原因,提出对策,推进工作。
五是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好经验和有效做法。发现、培育和树立典型,通过典型示范推进工作不断深入深化。
六是筹备师市兵地团结共建现场交流会,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大力营造兵地一家、兵地共融的浓厚氛围。
七是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以师市“十一大行动计划”的落实为重点,以月报情况为参考,与相关部门组成考核组对此项工作进行考核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