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师北屯市欢迎您!


师市团场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成效
发布时间:2017-04-20 17:31:39 信息来源:第十师北屯市 编辑:政研室 浏览:
师市团场改革试点三年来,以推进团场内部政企、政资、政事、政社“四分开”为主线,按照“强党、优政、精兵、活企”的总体改革思路,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实践,团场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团场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强化。改革试点团场完善了党委工作职责、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成立了团场党委财经领导小组,研究决定重要经济政策、重大财经问题、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团场预算管理体制和“一总两分”管理办法;加强社区、非公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确保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建立“大党建”工作责任落实机制,将党建工作纳入各级党委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通过改革,团场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加强,想大事、抓大事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是团场行政职能健全和转变。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结合“三个只减不增”和“两不突破”的总体要求,完成了试点团场机关机构设置和公务员纳编工作,明确了行政职责,制定了权力清单,规范了行政行为,三个试点团场机关人员由218人精简到151人,减少31%;初步理顺了团场与权属企业、所属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改变了团场内部政企不分、事企不分,以政代企、以政代事、以政代社的传统理念和惯性做法。
三是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健全。成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和国资办,明确监管职能,实行资产、人员、机构、收入分配和经营活动“五分开”,强化国有资产监管;团场国有公司的人、财、物各项事权基本落实,基本保障公司独立法人和市场经营主体地位。
四是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健全。按照适应团场内部政企分开要求,将原连队社会功能和经营职能分离,生产经营职能划分到农业公司,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由社区承担。成立了团场社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建立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开展“一站式”服务。原农业连队居住区功能转型加快,改革试点团场有22个原农业连队实现了转型发展。
五是农业经营管理体制创新发展。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将原农业连队跨区整合为农业公司作业区,其中:185团11个连队整合为4个作业区,183团17个连队整合为5个作业区,184团将原连队调整为6个作业区。连队管理人员由268人调整精减到187人,减少30%。积极发展各类职工专业合作组织,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47个。
六是团场内部财政财务关系逐步理顺。试点团场财政财务实现“机构分开、人员分开、职能分开、核算分开”。完善和规范了团场机关、事业单位和连队(社区)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以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七是事业单位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在保留团场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编制的基础上,调整和成立了农业科研、文化事业、交通环保城建、经济监督和信息咨询等四类团场事业单位,进一步规范了团场事业单位的管理,提高了事业单位资源综合利用率,调动了事业单位人员的积极性。
八是维稳戍边能力进一步增强。积极探索“精兵+皆兵”战略的实现形式和路径,各团场分别成立了民兵应急排,形成了师市维稳戍边的拳头力量。优化团场民兵队伍结构,根据改革后团场组织结构的新变化,重新对团场机关、公司、社区、企事业单位民兵队伍进行编组;坚持全员军政训练,突出装备操作、边防勤务和应急处突等实战化训练,着力提高戍边维稳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夯实戍边守防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