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师北屯市欢迎您!

狠抓残疾人教育,提升残疾人素质

发布时间:2017-11-28 11:42:38    信息来源:残联     编辑:张建光    浏览:

教育,是残疾人摆脱贫困的希望所在,师市残联扎实开展残疾人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残疾青少年义务教育水平,依法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大力推行融合教育,巩固提高残疾学生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鼓励盲、聋、弱智和孤独症学生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解决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问题;确保所有接受完义务教育并有意愿的残疾学生都能够接受适宜的职业教育。

1.全面推进残疾学生助学补贴。师市现有0-18岁残疾人73人,各阶段在校残疾学生55名,其中:学前教育4人,义务教育29人,高中及中职教育5人,高等教育15人,特教学校2人。针对这部分学生,充分利用师市各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办学条件,以随班就读形式开展义务教育。同时积极帮助有需要的残疾儿童少年联系特教机构就学,为他们解决部分学费,确保残疾儿童少年不因贫困辍学。师市残联按照学前教育3000元/人/年、义务教育500元/人/年、高中及中职2000元/人/年、高等教育3000元/人/年、特殊教育2000元/人/年的标准发放助学补助资金,师市残联发放助学资金9万元。

师市开展“教育惠民工程”,自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实现师市14年免费教育,除公用经费保障外,对有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的学校给予6000元/人/年补助;以贫困高中及中职残疾学生,按照2000元/人/年予以补助。

继续实施《十师北屯市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管理办法》,还通过“春蕾计划”、“金秋助学”、“援疆助学”、“伊力特助学”、“茅台助学”等助学项目帮助贫困学生接受教育,残疾学生每年最高可享受9000元助学补助,助学补助达到全覆盖,且从幼儿园到大学全程资助,基本上不需缴纳学费既可接受各类教育。

2.试点启动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师市有22名残疾儿童少年因残疾等级较重、无自理能力而无法接受教育,残联联合教育局对这些儿童少年建档立卡, 2017年秋季开学启动“送教上门”工作,由学校选派责任心强、热爱残疾学生、业务水平较高的部分教量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根据残疾儿童少年的身体、心理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定期入户、免费为他们开展教育,提高了他们的认知能力及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3.稳步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为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就业、创业方式,使有志于互联网就业、创业的残疾人尽快获得互联网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残联于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联合举办了一期师市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班,培训班邀请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老师授课,50名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属参加培训。让残疾人掌握了电子商务操作技能,为残疾人创业就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选派7名残疾人参加兵团残疾人就业服务指导中心组织的按摩、糕点技术培训;3名残疾人参加创办你的企业培训,近220余名残疾人参加师市各部门组织的实用技术培训。

开展“正保集善助学”项目工作,为残疾大学生、残疾人工作者、托养机构工作人员发放学习网卡50张,价值5万元。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对学员情况逐一登记,及时对学习卡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解和监督,保证发挥学习卡的功能,提高受助者的学习效率。 (作者:徐希娟)


hac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