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师北屯市欢迎您!


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现状调查专题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15 14:53:33 信息来源:统计局 编辑:张建光 浏览:
为进一步加强对十师北屯市企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全面掌握工业企业发展情况,及时了解工业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现结合重点企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完成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近年来规模以上工业发展趋势(2013年-2017年年报数据)
截止2017年十师北屯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家,完成工业产值32.8亿元,与2013年相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增加21家,产值增加19.03亿元。
随着十师北屯市经济经济不断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呈曲线上涨态势,产值总量基本呈直线上涨态势。
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现状
2017年十师北屯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家,比2016年增加7家;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2.8亿元 ,同比增长20.67%,增速低于上年同期4.2个百分点。
(一)企业用工情况
1.企业用工现状。不少企业受订单和季节性生产的影响,淡季只保留少数管理、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普通工人,而旺季来临时,原有员工已到其他企业或外出打工,短时间内不可能再度返回,企业用工处于不稳定状态,长期处于短期工人不好招、长期工又会增加企业成本这种矛盾状态。
2.企业用工存在的问题。一是用工难问题,招募平台使用率不高,储备人才难,生产旺季时工人需求量大,用工缺口较大,尤其是普通的操作工紧缺,有求职意愿的年轻人也大多倾向那些工作环境比较舒适的职业,特别是随着求职者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加上现在独生子女多,求职期望值过高,不愿吃苦,造成招工难、找工作难这一矛盾体;二是用工贵问题,生产不饱和,用工成本占比提高,企业用工工资呈上涨的态势,企业人工成本高,增加企业负担;三是用工乱问题,员工流动性大、员工素质跟不上,企业员工培训跟不上企业发展要求,一般采取以老带新的培训方法,技术不够专业,部分企业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劳动环境和生活条件较差。
(二)企业销售、订单情况
1.企业销售、订单现状。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部分企业订单减少,利润呈负增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产品价格下降,产量减少,盈利空间趋窄。
2.企业销售、订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制造成本增加,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费用上涨明显,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增加产品销售难度;二是资金制约着农产品加工业生产经营和发展。大宗农产品加工企业收购季节资金集中使用,周期性资金短缺矛盾突出。基地占用资金大、受银行业务和企业规模等问题,企业自身融资能力较低,短期融资成本高,造成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同时企业销售出去的产品不能及时收回全款,面临欠账多、要账难、融资成本高等诸多问题;三是销售渠道不畅通,企业多是内部市场化发展模式,不能够积极有效的开拓外部市场,死盯本地市场,同性质企业相互挤压竞争,没有形成很好的竞合模式。四是工业转型升级压力增大,抗风险能力较弱。工业投资仍然增长乏力,企业创新意识仍有待提高。在当前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下,广大中小企业对投资创新颇多顾虑,吃不准投资方向和市场前景,更多的仍然是看单生产,产品低端化、低附加值现象难以一时改变,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严重不足。
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的建议
(一)企业用工的建议
1.进一步拓宽企业招工用工渠道。成立人力资源联盟,建立起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信息库,利用网络招聘等平台协助企业引进人才。要用好政策,调动内外资源,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并及时足额兑现各类人才的政策待遇,帮助企业留住人才。充分运用QQ群、微信群等企业交流平台,利用企业用工监测报告、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多途径、多形式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
2.促进就业扶持政策还需全面落实。对企业招收下岗失业、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残疾人、低保户、独生子女户对象达到一定人数的,可按规定享受岗位补贴或按比例享受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达到促进就业,缓解企业用工不足的目的。
3.加大企业招工用工宣传力度。一是加大对企业的优势、用工环境、用工量、工作性质、劳动保障、劳动报酬等招工用工软硬环境宣传力度。二是建立好校企沟通机制。企业与职业学校要紧密联系,学校要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及标准,企业要到职业技术学校进行宣传、招聘,建立起长效的宣传沟通机制。
(二)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建议
1.强化沟通协调,加大企业发展扶持力度。各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措施,实行“一企一策”,精准帮助企业脱困。加强农产品原料供需协调服务,保障农产品加工旺季企业原料需求。制定并落实好贴息贷款、优惠电价、民营企业奖励等各项政策措施,加强银企对接,继续开展“银政通” “助保贷”等业务,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在扩增量方面要新建科技含量高的新型环保工业企业,增加工业经济增量,在调结构、转方式方面下功夫,在工业企业升级、转型发展方面早谋划,推动重大技术突破,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优化产业结构中的带动作用。
3.抓好重点工业企业发展。密切关注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在产、供、销各个环节的动态,及时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突出问题。加大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努力增加资金供给,有效缓解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压力。屯南煤业、膨润土公司等体量较大的企业保持正常生产,减少企业固定成本。
4.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市场、资源和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继续加强对企业的改造升级,提高技术含量和工作效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企业档次,增加企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