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师北屯市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师市要闻

幸福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发布时间:2018-05-21 19:12:23    信息来源:新闻中心     编辑:张建光    浏览:

“今天,十师一八六团医院的医生到我们这儿义诊,医生不仅给我测量了血压和血糖,还给我讲了预防春季常见病知识。”近日,吉木乃县吉木乃镇别勒阿热克村村民沙吾列说。当天,一八六团医院到别勒阿热克村开展“送医送药送温暖”义诊活动,受到了村民的欢迎。这是一八六团和吉木乃镇团结互助、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一八六团地处中哈边境一线,与吉木乃镇仅一路之隔。近年来,一八六团和吉木乃镇不断探索建立兵地农业示范共兴、就业增收共促、教育资源共享、医疗服务共惠、科技引领共创、文化交流共融、民族团结共建等新机制,形成了“边疆同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

兵地一家人,一八六团职工群众与同处一片热土的吉木乃镇农牧民朝夕相处,共饮一河水、共守一方土,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一家人,共同书写着兵地融合发展的动人篇章。

真情实意关爱关心

5月,正是地里忙碌的季节。“前几年,这块儿地还因为浇不上水而撂荒。后来,在一八六团提供的资金和技术的帮助下,镇里启动了2000亩节水滴灌工程,我家的地里也安上了滴灌设施,重新种上了小麦。”近日,吉木乃镇别勒阿热克村村民托里忙着查看自家地里的小麦。对于收成,他充满信心。

吉木乃镇拥有8000余亩耕地,因为当地降雨量稀少,很多耕地只能弃耕。以前,看着仅一路之隔的团场职工种植的作物喜获丰收,吉木乃镇村民只能暗自叹气。2013年,为帮助吉木乃镇解决村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一八六团借助兵团资金支持,在吉木乃镇启动了三项工程,2000亩节水滴灌工程就是其中之一。

“多亏了一八六团的技术员,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种植的小麦亩均产量从225公斤增加到了近400公斤。”托里高兴地说。为了让村民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节水滴灌技术,一八六团专门选派该团的技术员和拥有丰富种植经验的职工到吉木乃镇,在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村民节水滴灌技术。在此过程中,村民们与团场的技术员、职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节水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转变了村民原先大水漫灌的粗放作业模式,节省了大量水资源,还有效地提升了作物产量。

近年,在一八六团的帮助下,吉木乃镇还实施了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和沿边境耕地围栏工程等。“要是没有兵团兄弟的帮助,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喝上饮用水、用上自来水。”提起兵团人的关爱帮扶,别勒阿热克村村民萨尔合提斯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致富路上同心同行

“每年春耕春播期间,一八六团都会‘送技术’到田间地头,由技术员现场为我们做示范。不仅如此,一八六团还多次举办科技讲座,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种植知识。”吉木乃镇萨尔乌楞村村民叶尔森说,以前他总是因为收成不好而苦恼,通过培训学习找到了原因,如今收成好了,收入也高了。

长期以来,一八六团在节水农业、种植技术和农机作业等方面对吉木乃镇展开结对帮扶,鼓励和吸引吉木乃镇农牧民参加基层连队科技培训,有效提升了吉木乃镇农牧民的种植水平,为吉木乃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一八六团还和吉木乃县农业部门加强联系协作,建立健全了信息技术互通交流机制,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各展所长。

“种地的收入加上在货场打工的收入,我一个月能赚4000多元。”近日,一批来自哈萨克斯坦的货物抵达一八六团口岸货场。作为装卸队的一员,萨尔乌楞村村民阿依肯一边卸货,一边对记者说。

除了利用技术优势帮助吉木乃镇农牧民致富之外,一八六团还积极利用口岸资源优势帮扶带动吉木乃镇农牧民创业就业,阿依肯就是受益者之一。

近年,一八六团成立了专业外贸合作社,引导吉木乃镇20余户农牧民家庭入社从事边境进出口贸易。同时,一八六团还组建了口岸货场装卸队,吸纳近百名吉木乃镇农牧民加入。

密切交流有来有往

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舞姿、欢快的笑声……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每天晚饭后到一八六团文化广场上跳舞的人越来越多。该团职工朱敏说:“我学会跳哈萨克族舞蹈,还得感谢吉木乃镇别勒阿热克村的哈萨克族老师。”

人群中,一八六团退休职工张海珍和她的好姐妹——别勒阿热克村村民曼孜依拉也在一边聊天一边跳舞。“文化活动加强了我们和地方群众之间的联系,也加深了我们之间的感情。”张海珍说。

开展“互相学习汉族和少数民族舞”活动是一八六团和吉木乃镇文化交融共建的内容之一。在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双方增进了彼此间的信任,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下个月,我们学校将和萨尔乌楞牧业寄宿学校举办一场趣味运动会。这几天,孩子们已经开始准备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练习比赛项目。”一八六团中学老师周佳玉说,作为结对学校,一八六团中学和萨尔乌楞牧业寄宿学校每年都会组织联谊活动,增进了双方学校师生的友谊,在他们心中撒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


hac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