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师北屯市欢迎您!

让“过路客”成为“过夜客”

发布时间:2018-05-28 19:55:21    信息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赵存存    浏览:

QQ图片20180802195349

图① 一八五团夏季牧场一隅。

QQ图片20180802195359

图② 游客在一八五团二连景区观光。


QQ图片20180802195414

图③ 一八五团五连职工刘继庆通过发展特色家禽养殖实现多渠道增收。


QQ图片20180802195422

图④ 一八五团三连是白沙湖景区的核心区域,通过转型发展,已将该连打造成为连容连貌整洁、乡风文明的花园式连队。


QQ图片20180802195435

图⑤ 游客在一八五团鸣沙山景点骑骆驼游玩。


兵团日报记者 朱珠芸茜 常驻记者 樊晓丽

编者按:

近年来,十师一八五团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荣誉接踵而至。一个地处我国西北的边陲小镇,实现了旅游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华丽蜕变。“沙漠之眼”白沙湖、“天籁之音”鸣沙山、一八五团团史馆……一八五团用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与优美的自然风景印染出一张张精致的旅游名片。


5月2日,春风拂过西北边境第一团—— 十师一八五团,大批鸟群过境,叽叽喳喳地唤醒沉睡了一冬的白沙湖,“沙漠之眼”春波荡漾,倒映出天空的湛蓝、白杨的嫩绿、芦苇的鹅黄、野花的粉红……各种色彩相互交织,奏响了春之序曲,吸引着大批游客前往。

“盆景” 如何连成片?

一八五团白沙湖景区距中哈边境仅2.5公里,是集农田、沙漠、戈壁、森林、河流等新疆地域特色为一体的原生态景区。该景区风光很美,却距离喀纳斯机场150公里,距离首府乌鲁木齐市770公里。

“酒香也怕巷子深,景好也怕路途远。”对此,一八五团致力于推动兵地融合发展工作,积极打破地域限制,主动融入阿勒泰“千里画廊”大旅游发展格局中。2017年2月,白沙湖景区成为兵团首家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与喀纳斯景区、可可托海景区携手串起了北疆喀纳斯环线旅游精品路线。

“现在搞外宣,都是3个景区联合举办推介会。尤其是今年,一八五团至一八六团的边防公路打通后,有望实行吉木乃、哈巴河边境通行一票通。”白沙湖景区负责人董克华说,“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全域旅游全面升温,旅游市场空前火爆。”

束缚全域旅游的门槛被拆除,游客纷至沓来。接下来,又该如何让这些“过路客”变为“过夜客”?答案是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按照“特色旅游小城镇”的建设定位,一八五团对白沙湖、沿边境旅游观光带进行整体提升建设,打造的旅游带将涵盖沙漠越野、白沙山滑沙、沙疗、沙漠探险等多个项目,带给游客更加多元化的旅游体验。

“来之前挺担心,这么远的地方,交通、住宿会不会不方便?但来了之后发现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柏油马路一直通到湖边,住宿环境也很舒适,在房间里就能欣赏到湖光山色,远眺近览,都气象万千,绝对不枉此行。”广东游客楚涛深深吸了一口山间清新的空气,“等八九月天热的时候,我还要带上家人来这里度假。”

事实证明,不同层次的旅游体验让景区打破了原来依赖“风光”为主的单一模式,更具发展动力。董克华介绍道,一八五团现在后劲十足,根据市场需求,该团正在建设一座占地120亩的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欧亚风情园。

风景如何变 “钱景”?

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田园果林,走进一八五团二连职工卫俊华家的农家乐,就像走进了世外桃源。进入旅游旺季后,他的手机便响个不断,有订包厢的,有询问拍照花期的,还有订购土特产的。到了周末,农场里更是热闹非凡,人头攒动。

“去年,我不光把自家小院改造成了农家乐,还把50亩地改种了油葵和南瓜,在鸣沙山景点租赁摊位销售产品,1年下来,两项收入近20万元。”卫俊华说,现在,团场有越来越多的职工像他一样,或围绕旅游业种瓜果、养土鸡等,或把手里的土地流转出去专门从事民宿客栈、土特餐饮、电商微商等第三产业,从旅游产业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游客纷来沓至,隐形消费尤为可观。如何让这些钱花在一八五团,装进职工群众的口袋?

“我团有着天然的旅游资源,为团场职工发展农旅结合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一八五团七连党支部书记应志强说,“可是,如果单纯依靠资源优势去卖农产品是不行的,必须发展与游客共享的‘农业风景’,才能让更多的资源转化成实惠装进职工的口袋。”

去年以来,一八五团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充分发挥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济主体作用,积极引导职工种植土豆、花生、藜麦、小金瓜、打瓜等经济作物,发展规模养殖业;招商引资吸纳社会资本,实现职工土地有偿有序流转,向三产服务业转移劳动力;通过采取政策扶持、资金保障、技术文化扶持等方式,鼓励职工进城镇、进园区、进社区、进景区自主创业。

“这样一来,既能实现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及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又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旅游商品和广阔的生态旅游空间。”应志强说。

把人吸引住了,美丽的风景才能变成“钱景”。2017年,一八五团共计接待游客3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过7000万元,服务业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近900人,涌现出军垦驿站、苏氏农家乐、老韩农家乐、庆莹生态农家、醉西北文化传媒公司、隆富汽车会所等一批“双创”典型。

风景如何变 “窗口”?

眼下,一八五团正在扩建红色文化展示馆建设项目——团史馆。改建完成后,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老军垦当年用过的实物将通过现代化的展示手段,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游客眼前。

“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旁牧羊牛。”祖国版图“雄鸡之尾”路到头、水到头、电到头、田到头的地理位置,不但赋予了一八五团白沙湖、鸣沙山、红叶林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更因兵团人在这里屯垦戍边的峥嵘岁月,而留下了红色印迹。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升级转型步伐的加快,一八五团先后有了西北边境第一连、抗洪守土纪念碑、喀拉苏干沟遗址、沈桂寿升国旗旧址等红色人文景观,走上了一条红色旅游发展之路。

游客可以在军武哨所和“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的马军武夫妇一同升国旗、巡边,在喀拉苏自然沟重温兵团人与洪水抗争、守护国土的故事;在西北边境第一连换上民兵服装,住进地窝子,当一回屯垦战士,亲身感受什么叫做“割不断的国土情,难不倒的兵团人,攻不破的边防线,摧不垮的军垦魂”……

到一八五团旅游绝不能错过的还有以“老兵团”为主题的美术展,多位著名画家对该团现存重大历史题材老照片进行艺术加工再创作,形成了一幅幅展现大生产、抗洪守土等兵团历史风貌的国画作品,让人看过之后心潮澎湃,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为旅游注入红色基因,不但成为一八五团旅游发展的制胜法宝,更为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的传播与弘扬提供了新载体,让美丽的风景变成兵团对外宣传的窗口。

身为“兵二代”的一八五团职工曹玉娟如今是该团的一名导游,接待过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的游客。

“我们不仅是景区的讲解员,更是兵团精神的传播者。每次当游客听到我讲述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时,他们的兴趣总是特别浓厚,总说‘曹姐,你再给我们讲一个呗!’一给他们讲起故事我就停不下来。”身着迷彩服的曹玉娟言语中透着自豪,“这些游客回家后,和亲朋好友聊起来一八五团旅游的经历时,自然也能让他们了解兵团的历史文化,将兵团精神传承下去。”

(本文图片均由杨东东拍摄,均为资料图片)


hac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