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师北屯市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师市要闻

阿克大渠两代守水人

发布时间:2018-06-17 11:40:58    信息来源:新闻中心     编辑:张建光    浏览:

作者 樊晓丽

QQ图片20180617113905

▲阿克大渠蜿蜒流淌

6月,夏天的脚步抵达阿尔泰山,阿克大渠的河水哗哗作响,源源不断的生命之水滋养着十师一八一团巴里巴盖垦区克木齐盆地万亩良田。

这条以阿勒泰市和克木齐共同命名的大渠缓缓流淌了半个世纪,十师水利管理处阿苇滩水库管理站的职工王焕友和儿子王建国、王建军在这条大渠上坚守了近半个世纪。

初夏时节,正是农田和草场灌溉高峰期,加上接二连三的大风天气,造成河水湍急迅猛,在克兰河大峡谷的阿克大渠,王建国不分昼夜地查看渠道水情。和父亲王焕友当年一样,王建国把青春岁月也留在了这条大渠上。

QQ图片20180617113932

◀王建国擦拭阿克 大渠渠首站碑

1964年春,陶峙岳来到被誉为“阿山脚下粮仓”的新疆农十师二十八团(现一八一团)视察,陶峙岳将军当场挥毫写下这首诗:

塞外江南克木齐,屯边垦植两相宜。

田畴染绿黄沙净,林带成荫引路迷。

戈壁翻身为沃土,阿山遍野走羊羝。

共看白岭千秋雪,也作春潮灌入畦。

此后,《塞外江南克木齐》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在兵团大地上广泛传诵。

同年,王焕友从山东青岛转业来到一八一团,在克木齐二连扎根,戍边守土、建设家园。

1972年10月1日,在这个颇具纪念意义的日子,王焕友举家来到阿克大渠龙口,成为这个龙口的第五任守水人。

半边土堆垒的两间房屋、一对军垦夫妻、几个小儿女,第一代守水人在荒凉、寂寞的龙口驻守,用拓荒者的汗水为阿山脚下的粮仓提供水源,用兵的精神为塞外江南染上绿荫。

作为家中长子,王建国早早学会了替父母分担重任,14岁时就学会了如何看云识天气,在什么样的天气情况下调节闸门……小小年纪的他,俨然已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看水人。

高中毕业后,王建国积极报名参军,在部队里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退伍后,面临就业选择时,父亲对他说:“回来看龙口吧!”就这样,他也像父亲一样,穿着一身橄榄绿回到了阿克大渠龙口。

阿克大渠全长22公里,不仅灌溉克木齐3000亩土地,沿途还有阿勒泰地区一牧场、阿苇滩、气象局等单位,22个乡村、10万亩土地受益于这条大渠。为充分利用水资源,解决下游群众用电问题,一八一团架设了120公里的高压输电线路,使38个乡村用上了水电。

QQ图片20180617113950

◀王建军(左)、王建国(右)和母亲朝玉香合影

阿尔泰山区的暴雨说来就来。

1991年,七月的一个夏夜,一阵疾风过后下起了暴雨。害怕雨水导致渠水漫顶,王焕友一刻不停地巡渠。雨大心急,王焕友双脚猛地滑倒,顿时,右脚腕钻心疼痛,经医生诊断为骨折。

后来,王焕友的右脚腕里装了一块钢板。脚受伤后,王焕友巡渠有了困难,于是带着小儿子王建军巡渠。

也许是受父母的影响,1991年,王建军接过王焕友的班。1993年,爱人又接了婆婆的班守在龙口。王建国在电站守水,王建国的爱人在电站工作。一条大渠上,一家两代六口人驻扎在此。

年轻时,王建国经常和父亲抬杠:“图了个啥,交通不方便,人也见不到,面粉都不够吃,大雪封路几乎与世隔绝……”后来长大了,干了这个工作之后,王建国才慢慢知道,必须有人守在这里。

王建国常年坚守在这里,他对大渠的“脾气秉性”一清二楚,看水、听水,就能判断出放多少水。

40多年的坚守,截至目前,王建国累计完成总调水量7500多万立方米,阿克电厂发电4000多万瓦时,调节农业用水800多万立方米。

QQ图片20180617114003

◀王建国在开闸放水

如今,母亲朝玉香还住在龙口,守着和爱人王焕友亲手盖起的小屋。

“那时候,我们跟着孩子的爸爸来龙口。当时这里人特别少,孩子们见到放羊的牧民都非常惊喜。”说起当年的艰苦条件,朝玉香记忆犹新。

如今,王建军在父亲栽种的树木旁又开垦出菜园,种花草、种果树,把生活打理得有滋有味。

“管水这个活儿虽枯燥,但我们自己可以把生活调节得有滋有味。”王建军说。

如今,王建国也到了快退休的年龄。他不舍地说:“我在这里干了一辈子,听不到水声觉都睡不着。现在,我就希望带出个徒弟,管水经验不是一年两年能摸索出来的。”

从年少到白发,从一个人到两代人,在阿克大渠上闪耀的是不忘初心的奉献和执著,他们的精神和阿克大渠一样源远流长……


hac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