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师北屯市欢迎您!

一八七团推进农业绿色生产 三分种七分管

发布时间:2019-05-27 12:58:35    信息来源:一八七团     编辑:一八七团    浏览:

作者  张福霞

五月边陲,绿染大地。第十师北屯市一八七团广袤的农田里,连队“两委”成员和职工们,正忙碌在田间补种、放苗和浇水。

今年春季,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的第十师北屯市垦区天气变化十分异常,大风、阴雨和低温持续近一个月,给一八七团的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困难。

人勤春来早,百事农为先。今年,一八七团大力实施“一产提质、二产提效、三产提速、城镇化提标”战略,通过深入推进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和应用新科学新技术,将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进入春季后,一八七团迅速展开了大规模的消除“地魔”——清理农田“白色污染”战役,切实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实现绿色生产。该团组织连队“两委”成员和广大职工,对田间地头、排渠、林带等区域的农药瓶、滴灌带、编织袋、残膜和包装物等进行集中清理,并采用机械方式回收残膜,共投入人力3000余人次,机力100余台次,清理耕地13余万亩,基本实现耕地残膜回收率95%。

在一八七团三连一块平整如毯的农田里,热情斯文、干练务实的连党支部书记刘基良认为,只有从基础环节抓好农田治理,让地膜不再是“地魔”,才能推进绿色生产,保证当年作物品质,为实现丰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团场综合配套改革以来,尤其是土地确权后,职工身份地得到固定,职工对土地的投入和保养力度不断加大。年近五旬的三连职工贾成功,今年种植了180亩耕地,他积极引进和使用降解地膜,以此减少白色污染,仅此一项就比往年多投入生产成本1万多元。

贾成功十分自信地说:“科学种田、绿色发展,再加上有农业科技人员的现场指导,今年我的大田增产增收目标一定会成功。

据了解,今年该团采用降解地膜种植的耕地已达5000余亩。

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粮。一八七团连队“两委”积极引导和服务职工优选农作物种子,为职工把好春播生产第一关。

4月初,该团连队职工自发成立的北屯市大众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邀请师市农资企业进入团场8个连队,免费为农户提供超声波处理种子服务,日完成超声波技术处理食葵、籽用葫芦和芸豆等作物种子1.5吨。

据一八七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燕介绍,纯物理超声波处理增产技术原理,是令种子接受超声波辐照能,有效激活种子生长酶及唤醒种子细胞活力,增强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最终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团坚持农业绿色生产导向,把农业科技应用的方向和重点放到低耗、生态、节本、安全、优质和循环等绿色技术上来。

据该团介绍,通过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同时开展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实现了农业节本增效。推广应用固定式加压滴管,亩节约水200方、节约水费25.6元,油、电费对比下降每亩10元;实施精量播种,亩节约种子15%、节约种子费10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与实施农资统采,亩降低用肥5公斤,亩节约化肥费约10元。

该团一连职工、种植大户郝高胜,黝黑的脸庞上总是洋溢着胜利的笑容。今年他种植了200亩耕地,全部采用精量播种等新科学新技术,目前所播作物已开始顺序放苗浇水。郝高胜已连续多年丰产丰收,近三年的纯收入均在30万元以上。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一八七团连队“两委”专程邀请师市和团场农业专家,深入到连队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种植户抗击大风和低温天气,抓好作物补种和田间管理工作。

春播和田管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任务,是实现农业增效、职工增收和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环节。

农业科班出身的一八七团经济发展办主任蒋祖伦说:“为切实推进农业绿色生产,我们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比方说,大力开展订单农业,农作物种植订单率达到百分之百。面对反常气候,连队‘两委’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及时在QQ群和微信群发布气温详情,让职工把握好春播进度,确保不误农时。

蒋祖伦接着说:“连队‘两委’帮助职工联系机车、人力等必要资源,到田间地头解决职工春播春耕用水等问题,保障农药使用的零增长,向职工传导绿色种植理念。

同时,该团协调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就农机检修、水肥一体化、轮茬倒茬和绿色种植等进行现场指导。对职工种植农作物的出苗率进行检查,对发生烂苗的作物及时与技术人员和职工商讨补救办法,确保出苗率。

今年春季该团共投入67台卫星导航自动驾驶设备用于精良播种,推广应用分流式平土器12台,应用面积13.43万亩。引进宽膜播种机24台,试验推广应用超宽膜技术播种面积2340亩。该团还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一系列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农业新举措得到有效推广。


hac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