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师北屯市欢迎您!

为援疆贡献科技力量

发布时间:2019-07-08 18:34:32    信息来源:新闻中心     编辑:赵存存    浏览:

作者   樊晓丽

如果说有一种召唤让我们义无反顾,那一定是祖国的召唤;如果说有一种情怀让我们热血沸腾,那一定是家国情怀。

从松花江畔到额河岸边,从黑沃土地到戈壁荒滩,黑龙江省农科院科技援疆工作队队长吴宏达和他的队友们把援疆论文写在了西北大地,为援疆贡献科技力量,一幅幅壮美的希望科技画卷在这里展开。

80后的吴宏达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奶牛团队负责人。2017年,他响应党中央号召,参加中组部第九批、黑龙江省第三批对口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工作,担任黑龙江省农科院科技援疆工作队队长、黑龙江省农科院与十师农业科技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师市农科所副所长。

地处边疆的十师北屯市夏天姗姗来迟,五月中旬,低温冷害天气仍频繁,看着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新苗一点点长大,正在经受恶劣天气的考验,吴宏达心中万分感慨。试验基地建设、品种展示、技术集成示范……只有脚踏实地、攻坚克难,科技援疆的梦想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经过摸索和探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十师北屯市、援疆十师分指三方共同构建了以“五个一”为核心的科技援疆总体工作思路,即成立一个农业科技联合研究中心,编制一个《绿色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协助建设一个绿色休闲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实施一项“神农”培训计划,建立一个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理论要实践检验,蓝图靠实干绘就。吴宏达作为首批黑龙江省农科院派出的专家团队成员之一,从科技援疆合作共建框架协议的起草,到内容和内涵的不断丰富和提升,他见证并投身其中,一步步推进着科技援疆的构想落地,让梦想照进现实。

“黑龙江省农科院援疆专家的到来,让我们农科所的设备‘活’起来了。”这是师市农科所科技工作者的共识。由于多种原因,师市农科所的实验基地和实验设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黑龙江农科院科技援疆团队的到来,改变了这一现状。

依据院师《科技战略合作协议》框架,作为“五个一”工作的核心平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与十师农业科技联合研究中心于2017年5月在十师北屯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正式挂牌成立。院师双方以此为平台,在农业产业规划、科技成果转化、人才交流培训、科研项目攻关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深度的战略合作。

2018年6月,第三批援疆中期轮换,按照计划,吴宏达可以返回家乡。

科技援疆蓝图刚刚起步,农业科技联合研究中心才开始启动,下一批科研人员如何快速融入,科技援疆蓝图怎么样真正落地,时间不等人……

经过认真思考和与家人商量后,吴宏达决定留下来,继续负责科技援疆工作的开展。

在第二批专业队员的选拔上,吴宏达从专业方向、年龄结构、业务水平和受援地的需求认真分析,积极寻找最佳人选,由黑龙江省从省农科院和省农垦总局精心选派10名畜牧、水产、园艺等方面的专家团队为援疆提供科技力量。

邱广伟、马成两位专家撰写了科技论文《关于大罗素公司种薯需求生产现状评估分析》,为十师北屯市企业发展建言献策,为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在黑龙江省科技援疆项目——一八八团设施农业果蔬越冬高效生产技术现场会上,黑龙江省农业专家赵勇向参加现场会的干部群众介绍了一八八团棚室果蔬越冬高效生产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基地日光温室的改造情况,以及移动式二层幕保温技术、相变材料墙体增温技术等设施农业技术,受到参会人员的欢迎。

还记得2017年2月,吴宏达刚到师市开展援疆工作,虽然寒冷是东北和西北的共性,但北屯二月的风像刀子一样在脸上割。作为畜牧兽医专业方向的研究生,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当地的基本信息是科技援疆工作者的必修课,他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与师市技术人员一道进企业、下基层、访农户,对十师8个团场和周边县乡的畜牧业情况进行了深入走访调研,同时结合团场实际和养殖户需求,举办多场专题讲座,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吴宏达利用秸秆发酵技术制作牲畜饲料,提高秸秆的蛋白质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他和同事一起编写的

《关于兵团十师主要粗饲料及农副产品高效利用的建议》将在全师范围内推广。

联合中心成立近两年来,在援受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科技援疆硕果累累——

《第十师绿色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已完成初稿,正在进行细节完善;

绿色休闲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已完成规划设计;

“神农”科普培训结合师市培训工作开班60余场次,培训农牧民和农牧专业技术人员3000人次;

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依托联合中心和科技园区不断推进,塔里木大学等疆内重点农业院校已挂牌入驻。

黑龙江省农科院已派出常驻农业专家15人次,流动农业专家顾问40余人次进驻师市。

累计引进筛选优良种质资源100余个,示范推广面积1万余亩,马铃薯脱毒快繁技术落地,累计完成科研项目贮备30余项,被采纳合理化建议6项,撰写地方标准2项,申报专利和软件著作权30余项,其中17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已获得授权,填补了师市农业科研方面诸多空白,有力推动了十师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

计划通过三年时间,将中心建设成为专业门类齐全,组织机构完备,基本覆盖师市农业需求的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机构。变“输血”为“造血”,协助师市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农牧技术服务人才队伍,为师市构建相对完备的农牧业技术服务体系,助力师市现代农业稳步发展。

“下地是农民、进实验室是专家,到了培训班是理论+实践的多面手”,吴宏达和队友们这样调侃自己。在试验基地建设中,吴宏达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他没有觉得苦,反而把它当成了光荣的援疆勋章,他和队友们在祖国西北之北的十师大地上书写爱国爱疆华章,贡献科技力量,造福一方,不负最美的青春韶华。


图片1

图①吴宏达利用秸秆发酵技术制作牲畜饲料。


QQ图片20190708120652

图②吴宏达(右)和同事查看实验基地作物长势。

李梦娜   陈洋摄


hac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