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师北屯市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师市要闻

真情帮扶 暖民心

发布时间:2020-05-18 18:36:43    信息来源:新疆北屯报     编辑:黄芳    浏览:

初夏时节,生机盎然。

进入阿勒泰市切尔克齐乡阿克恰普巴村,平坦笔直的柏油路直通村民家门口,错落有致的民居小院尽显特色,文化广场、超市、理发店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自来水、宽带网络通到了家家户户。记者在农家小院看到,村民有的在选种、有的在育苗、有的在种蔬菜、修剪果树……一派繁忙景象。

2014年,十师北屯市“访惠聚”工作队进驻阿克恰普巴村。六年多来,有六批“访惠聚”工作队队员怀着“进农家门、听农家言、想农家事、解农家难、助农家富”的真心,以扎实的工作作风、饱满的精神状态活跃在阿克恰普巴村的各个角落,用一件件惠民利民的实事好事谱写了一曲曲为民服务的赞歌。

真心为民办实事

工作队进驻阿克恰普巴村后,通过调查了解,全村273户村民长期饮用地表水和灌渠水,水质较差,不仅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对村民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为解决这一现状,工作队决定从村民们最关心的吃水问题入手,积极协调上级部门,争取到兵团支持地方建设项目资金100万元,并于2015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打了一口深150米的水井,在村委会建起了泵房,

9月份全村村民喝上了甘甜清澈的自来水。 “喝了几十年的渠水,今天家里终于通上了自来水,工作队为村里做了一件大好事,太感谢工作队的同志了。”村民朱登广握着工作队队员张建军的手激动地说。

“冯技术员,滴灌技术真有你说的这么好吗?我这块花芸豆地采用滴灌技术,春播比别人晚了好几天。”村民杨勇刚很担心。

工作队队员冯伟说: “滴灌技术在一八三团早就推广了,滴灌技术保水、省肥、出苗均匀,既能解决夏季用水高峰灌溉水紧缺的问题,又能节约成本。今年冬天降雪相对较少,到了夏季灌溉可能会有很大问题,你这块地又在下游,万一干旱了怎么办? ”

工作队提早谋划,积极向村民推广滴灌技术,村民杨勇刚在工作队的指导和帮助下,2019年,花芸豆出苗率达 98%以上。通过技术指导和推广应用,村民看到了效益,目前有70%的村民采用了滴灌技术。

2018年,工作队引进彩色糯玉米在集体土地试种 ,亩产纯收入达2400 多元,帮助村民防范化解种植风险和市场风险,让村民在来年又多了一个发展的选择。

2019年,全村有 67户村民报名种植彩色糯玉米。村民王世会说:“说到种植彩色糯玉米,工作队想的真周全,先是试种,再手把手教种植技术。现在,种植彩色糯玉米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香饽饽’。”

在大走访过程中,工作队发现孤寡老人徐登攀是阿克恰普巴村的“五保户”,由于年事已高失去了劳动能力。为改善孤寡老人住房条件,工作队安排了富民安居房,让老人有了自己的新家,工作队又购置了漂亮的床、干净的被褥,一切都是新的,老人见状感动不已,连声感谢道: “你们就是我的亲人!你们的恩情我永远不会忘记。”

农家院成致富田

“你们知道吗?工作队买了好多葡萄苗,听张新书记说这批树苗可不简单,是从北京空运过来的。工作队准备在‘惠民园’大棚里种葡萄,而且听说是支部搭台、党员示范,这可是一个大胆的想法,都说葡萄好吃,可嫩绿的树苗如何结出甜美的果实那可是很有难度嘞!”这是村民曾经热议的话题。 

“按照‘一亩园十亩田’的目标,从2016年开始工作队每年都会组织我们前往一八三团设施农业基地,手把手教技术,苦口婆心讲育苗流程和注意事项,现在我已经能熟练掌握育苗技术了。”村民洪梅告诉记者,这几年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她利用房前屋后的6亩空地建起了蔬菜大棚,养了鸡,种植了草莓、果树和葡萄等,除了自己吃,还能到市场上销售,种一亩地的蔬菜能有1万元的收入;额尔齐斯河景色美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旅游,她还开起了农家乐,一年也有2万元的收入,几项加起来一年收入达8万元。

在洪梅的示范带动下,现在家家搞起了蔬菜育苗,家家养起了鸡,户均庭院收入超过3000元。

阿克恰普巴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张新说: “脱贫路上我们与村民并肩前行,经常组织村民出去观摩学习,加大宣传力度,坚定村民的致富信心,让更多村民尝到发展庭院经济的好处。今年工作队计划制作蔬菜专属标签,为蔬菜挂上‘身份证’,依靠绿色无公害蔬菜让村民生产的蔬菜更有市场竞争力,为阿克恰普巴村的菜农带来更可观的收入。”

同心浇灌团结花

村民肯杰别克家每年种植的青贮玉米产量一直不高,有着30年种植经验的工作队队员冯伟得知后,免费为肯杰别克提供优质玉米种子,通过手把手地教、自己带着干的方式,肯杰别克种植的青贮玉米产量比往年有大幅度提高。

2019年5月26日,工作队接到牧民塔布斯·哈米多拉的求助电话,他的牛陷入泥坑出不来,请工作队帮忙,5名工作队员立即赶赴出事地,经过一个小时的紧张救援,把牛从泥坑里拉了出来。激动不已的塔布斯·哈米多拉拉着工作队队员的手说: “牛陷进泥坑里,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工作队,你们都没来得及换衣服,鞋子也掉进泥坑里了,帮我把牛从泥坑里解救出来,让我太感动了,感谢工作队。”

村民朱马别克·努尔哈斯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工作队副队长陈守江主动与他结亲,帮助他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帮助他提高畜牧养殖技能,在一八七团为他找到了一份代牧牛羊的工作,每月3000元的收入,使朱马别克一家顺利脱贫。

村党支部书记冯建新说: “长期以来,阿克恰普巴村与一八三团守望相助、共同发展,团医疗服务队已经连续22年来村开展义诊活动,村民在一八三团医院就医就诊达400多人次;村里的孩子在一八三团上学与团里的孩子享受一样的待遇;一八三团与阿克恰普巴村签订了援助协议,建立了党员干部学习交流制度,促进了兵地融合发展。”

文化活动聚民心

自工作队进驻以来,把村民文化建设作为大事来抓,建起村级博物馆,成立了“大红袖舞蹈队”和“向日葵合唱团”,组织村民开展各类喜闻乐见、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2019年参加阿勒泰市举办的“七一红歌”大赛和“金山之夏”文艺汇演获得优秀奖。

元宵节,工作队队员与村民身着盛装参加了闹元宵文化表演活动,各族人民欢聚一堂,载歌载舞,感受元宵佳节的团圆和喜悦;三八妇女节,举办厨艺大赛,体现了妇女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升国旗仪式上,工作队引导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积极维护新疆各族人民大团结的良好局面;道德讲堂上,村民代表大力弘扬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让群众接受心灵洗礼。

“我把演出的视频发到微信朋友圈里,很多朋友看了都夸我们表演得好。”舞蹈队的李雪琴笑着告诉记者:“以前我喜欢跳舞,可自己从来没上过舞台。工作队来了后,为我们请来了专业老师,教我们跳舞,现在村里喜欢跳舞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不但在村里表演节目,还参加一八三团和阿勒泰市举办的文艺汇演。”

这两年,工作队注重改善村容村貌,购买花苗1000株和杏树270棵,一夜之间村里变成花的海洋,娇艳的花朵装点着每个角落,送上最美的微笑和祝福。

每到傍晚时分,村委会大院里有跳舞的、有打球的,丰富的业余生活让村民的幸福感飙升。村民张搏说: “村委会配套设施齐全,吃完饭大家就聚在村委会跳跳舞、打打球,国旗下的小广场和村委会的活动室已经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春日里,村民不再为种什么而发愁了,因为工作队已经提前制定计划、储备好生产物资;夏日里,村教学点课堂里,工作队送来了新书包和新衣服;秋日里,远在外地务工的村民朱马别克·努尔哈斯不再为家里秋收发愁,因为工作队帮助他家收完了作物、找好了销路;冬日里,70 岁的孤寡老人徐登攀不再孤单,工作队队员与老人边包饺子边聊天……


工作队队长张新(右一)正在为村民发放免费彩色糯玉米种子。

工作队队长张新(右一)正在为村民发放免费彩色糯玉米种子。


暑假期间,工作队把村里的孩子组织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暑假期间,工作队把村里的孩子组织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hac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