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师北屯市欢迎您!

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团场职责定位 开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新局面

发布时间:2022-03-02 16:48:30    信息来源:一八三团     编辑:183团    浏览:

一、 基本情况

一八三团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北缘,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境内和青河县境内,其中:一连至三连、青河独立营社区位于青河县境内,团部及四连至十连位于福海县境内,东起216国道115千米处,西邻一八七团,南至乌里品包塔玛依,北达额尔齐斯河什巴堤二级阶地北缘,属中纬度大陆性气候,春迟秋早,夏短冬长,年平均温度4.1℃,年均日照2852.6小时,年均辐射量120千卡/平方厘米,平均年降水量97.5毫米,平均年蒸发量2084.8毫米,无霜期年际变幅115天—187天,年平均8级以上大风12.4次,常给农作物带来危害。团场水资源主要来源于额尔齐斯河,年引水0.8亿立方米,良好的水土光热条件,是优质粮油作物和瓜类作物的主要产区。团部距离十师北屯市27公里,距阿勒泰市87公里。团场土地总面积53万亩,土壤砂性大、砾石多、质地疏松。其中:耕地面积155065.78亩,林地57798.8亩,草地22247.25亩,水域面积47100亩。辖10个连队,2个社区,6个事业单位(不含师办师管的团中学和医院),驻团机构11家。2021年末总人口7855人,其中汉族7352人,少数民族503人。年末从业人员3422人,其中在岗职工2364人。

二、 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一八三团党委紧紧围绕“3+1”重点工作,始终盯住新疆工作总目标,聚焦兵团职责使命,维稳戍边能力得到新提升,疫情防控做到零感染,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党心民心更加凝聚。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工业企业发展困难。2021年,受宏观环境不确定因素影响,团场工业企业发展质量不高。二是团场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多元产业体系尚未构建形成,支撑作用不强,产业带动不明显,水产、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仍未形成规模。三是发展质量不高,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产值比较低,农牧资源大多都以“原字号”供应市场,产品多处在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四是招商引资工作乏力。2021年招商引资仅形成实物量2000万元。

三、 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团党委将多措并举全面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按照兵师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谋划发展2022年团场各项工作。

(一)持续开创社会稳定新局面。一是健全维稳工作机制。坚持警钟长鸣、警惕常在,积极完善团连维稳指挥体系、治安防控体系、多元矛盾排查化解体系,加密团场、连队关键场所视频监控,实现兵师团三级联网。二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深入推进“平安团场”“平安连队”“零发案”单位创建。

(二)持续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一是调优种植结构做活“田”字文章。团党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订单为依托,调整种植结构,积极引导职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增加亩效益千元以上的打瓜、南瓜、葵花等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职均收入实现“四连增”,2021年达到13.61万元。二是秉承光照资源做优“园”字文章。团场借助黑龙江省援建资金,借船出海,积极打造成集大棚种植、观光旅游、科普示范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设施农业产业园和鲜食玉米农业产业园,带动500余户职工群众多元化增收。三是立足湖泊资源做强“水”中文章。团场因地制宜创新渔业养殖模式,坚持河蟹与特色鱼类可持续良性发展,坚持品牌化发展战略,合作社牵头大力发展大棚养虾,申报双渠额河“玉虾”“玉蟹”品牌,打造团场名优产品品牌。四是发挥舍饲优势做大“草”上文章。不断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特色畜牧业,形成特色效应。“培养草根技术服务团队”推进团场品种改良工作,持续推进“小畜换大畜”工作,改良牲畜品种,年度达到9%的稳步增长。五是树立项目建设“新”标杆。树立项目建设就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抓项目就是抓经济的意识。2022年谋划城镇道路、行政便民服务中心、集中隔离点、人工防护林配套灌溉设施建设、连队人居环境整治、向阳湖、芦花湖水土保持、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周转房建设、天山和阿尔泰山森林草原保护工程等11个重点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项目7个,年度投资可达 1.77 亿元以上。六是落实落细落地招商引资工作。“2021年招商之冬”首批签约4个招商项目(300套商品房开发项目、蜂产业加工项目、沙棘加工项目、水产养殖开发项目),做好现代农业产业园鲜食玉米种植加工产业项目、迎春湖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中药材红花种植项目及仓储现代物流等一批洽谈项目尽快落地、投产。紧盯重点工作一件一件办,从而达到职工增收、团场增税、国资增值的经济目标。七是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业态。借势全域旅游大发展机遇,积极打造团域半小时旅游环线:额河酒业3A级工业旅游景区—葡萄种植基地—四连观光设施农业—特色小城镇—芦花湖—向阳湖—达沃斯民居。探索“旅游+”发展模式,打造开展各类节庆活动,依托向阳湖优质水资源,谋划国家级路亚赛事,撬动团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力促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双增长。

(三)持续深化团场改革新成果。一是加快转变“政”的职能。抓好双渠镇政府自身改革,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和完善政府治理体系,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履行好承接的“政”的职能,建设高效便捷的服务性政府。二是深化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健全完善团场行政管理、产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投资、社会治理、民生事业等各项职权,激发内生动力活力,壮大团场综合实力,完善团场财税管理体制,加快税源培植,提升团场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加强连队改革,持续推进党支部“6+4”星级化创建,巩固完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彰显“军”的属性,建设一流民兵队伍,涵养优质“兵”源。

(四)持续满足职工群众新需要。一是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将低收入群体纳入年度职工培训计划,继续做好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率,2022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00人。二是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骨干,成立12个疫情防控专项组、6个疫情防控专班,全面贯彻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奋力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三是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防范安全生产和经济等领域的重大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和政府债务风险,切实加强团场经营性债务管理,坚决不触碰违法举债、违规担保的红线,牢牢守住不发生政府债务风险的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整治,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五)持续建设美丽双渠新城镇。一是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紧密结合团场发展需要,高水平规划设计,建设商品房320套,提高团场的承载能力和水平。二是提升城镇品质,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持续开展城镇美化、亮化,拆除团部危旧住房,实施团部道路建设、供暖管线改造、团部小区路灯亮化、小区景观维护、人行道围栏美化等工程,不断提升改造职工群众的生活居住环境,提升城镇品质,优化城镇面貌。三是加强连队建设,升级连队安全饮水管网和设施,实施连队居住区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加强连队污水处理和排放管理,推进连队“厕所革命”。严格落实连级河(湖)林长制,实行全域植树绿化,2022年团场计划植树3000亩,修复退化林3600亩。已申报成功2022年天山和阿尔泰山森林草原保护工程项目、183团阿克达拉水库、芦花湖水土保持项目。储备退耕还林地修复项目1个。四是紧紧围绕“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生态园林城镇,持续开展“美、绿、净”提升,深入打造“酒镇蟹乡•和美双渠”城镇品牌。城镇综合承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增强,城镇常住人口达到1.1万人左右,城镇绿化率达到45%以上。新型城镇化全面提速,城乡发展更加均衡,美丽连队建设扎实推进,团容连貌持续改善。

(六)持续建强党员干部队伍。突出政治建设定力,营造团结氛围和良好生态。坚持不懈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完善政治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党员干部对党绝对忠诚,自觉把“两个维护”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中。夯实基层基础增战力,打造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在经济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干部把心思和精力凝聚到真抓实干谋发展、心无旁骛干工作上来,形成人人向善、实绩向上、团队向好、事业向前的浓厚氛围,汇聚奋发赶超的强大力量。涵养良好政治生态聚合力。以干部作风建设“23”条为抓手,全面整治干部作风,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坚决整治庸懒散拖等问题,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2022年,一八三团将一以贯之抓好农业生产基本线,一以贯之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一以贯之抓好固定资产投资和产品深加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加大税源培植,加快产城一体化发展,锚定共同富裕目标,扎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树立对兵团改革发展负责,对长远发展负责,对职工群众根本利益负责的态度,为“酒镇蟹乡•和美双渠”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篇章。


hac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