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师北屯市欢迎您!


第十师北屯市司法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5-01-20 11:42:57 信息来源:第十师北屯市 编辑: 浏览:
2024年,第十师北屯市司法局在师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师市党委政法委的正确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师市党委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扎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 主要工作成效和举措
(一)扛牢责任担当,精心精细谋划推进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局主要领导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谋划制定《第十师北屯市2024年法治政府工作要点》《第十师北屯市2024年度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方案》等部署文件,在师市党委常委会、行政常务会、师市党委全面依法治师市委员会等重要会议多次专题汇报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动师团两级年度述法工作全面开展,组织各级各部门57名主要负责同志进行述法和民主评议,倒逼“关键少数”把法治建设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二是带头学法用法。局主要领导带头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谋划和主持召开局党组会、中心组学习30次,选派干警参加各类培训72人次,开展干部业务知识测试1次,局党组班子成员讲法治课3次。三是强化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依法行政大培训”112场次,培训4116人次,各部门累计线上线下旁听庭审30余场次,党员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显著增强。
(二)规范权力运行,从严从实依法行政
一是合法审查工作质效全面提升。优化“政府法制机构+外聘法律顾问”法制审核模式,强化法律顾问续聘,师市党政机关、团场(街道)、学校等54个单位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推动法律顾问事前介入、事中参与重大行政决策过程,持续推进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把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关,累计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回函104个,及时废止规范性文件9件,防止政策文件“带病出台”“带病运行”。二是行政执法监督水平持续提高。聚焦持续深化“政”的改革,深入开展相对集中执法权改革,完成相关行政执法单位400余项行政职权梳理审核。严格行政执法人员证件管理,累计为新进执法人员办理行政执法证件92个,注销35个,更换证件40个,严把执法“入口关”。扎实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2次,抽查40份卷宗,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明显提高。三是行政复议应诉渠道不断畅通。深化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在行政复议入口环节“应收尽收”,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4件,行政纠错力度进一步加大。办案全过程“应调尽调”,全流程化解行政争议,行政复议调撤率57.1%,复议后起诉率4.7%,达到了案结事了的良好效果。选派3名专业人员参加兵团司法行政系统行政复议模拟听证比武活动,1名人员获评“优秀听证员”。加强与援疆省份沟通对接,赴山东开展东西兵地法治政府共建活动,积极推动援助单位提供智力支持。组织开展法治建设沙龙3期,持续提升行政执法监督效能,法治政府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三)树立宗旨意识,创新创优法律服务
一是全面提升法治宣传教育质量。聚焦领导干部、青少年等关键群体,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关键内容,紧扣“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等关键节点,累计开展“法律七进”活动960场次,受众8.6万余人次,发放“八五”普法主题抽纸、纸杯等各类普法宣传资料及法律书籍3.4万余份,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开设“群众法治大培训”培训班114个,受众15699余人,创建“万人唱法”培训品牌,被兵团党委政法委、司法局予以宣传推介。编写推广普法顺口溜,融入法治文化阵地,建成全疆首个以顺口溜形式呈现民法典主题公园,被司法部予以宣传推介。积极构建“法治北屯”网络普法“矩阵”,发布各类普法知识4000余条,阅读量达8200万,“法治北屯”新媒体累计45次入选全国司法行政排行榜前20名。二是全面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做强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发挥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作用,推行89个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线上线下互通”“一窗办多事”,各站点累计接待来访群众4600余人次,精准化民生保障显著提高。律师参与各站点值班351人次,接待时间达2808余小时,解答咨询200余件。督促65个连队、11个社区续签法律顾问合同书。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做好做实“法援惠民生”系列品牌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300余场次。进一步畅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59件,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三是全面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建设。出台服务和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9项举措,持续推进市场主体法律顾问网格化覆盖工作,帮助78家民营企业聘请法律顾问,有效防控法律风险。全面推行“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推行压缩办证期限、拓展“一证一次办”、推进“一事一站办”,减少企业群众“办证成本”,累计办理各类公证498件,接待来访1300余人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组织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人员,深入20余家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送法进企业、“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等活动40余场次。起草和审查合同402份,提出法律建议25条,与商会、协会签订协议209个,切实用法治力量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四)筑牢安全防线,深化深耕基层治理
一是全力加强矛盾纠纷化解。坚持和发扬“枫桥经验”,构建师、团、连“三级联动”人民调解组织132个,聘任专兼职调解员505名,建立调解专家库,选聘调解专家109名,组织开展“两会、两节”等重点节点风险隐患排查335场次,发现问题线索907条,受理矛盾纠纷1820件,调解成功1816件,成功率99.8%,涉及金额1.1亿元,矛盾纠纷化解量同比增长47.1%,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消除在萌芽。持续探索推行访调、诉调、公调等对接机制,推动在法院、公安、信访、团场、连队建立调解室39个,受理法院移交纠纷983件、成功493件,公安移交纠纷214件、成功204件,参与化解27件、成功24件,兵地联调16件,搭建多元化解平台,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二是做实做细两类人员管理。加强重大节假日期间特殊人群管控工作,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通过数据调取、日常签到、远程点验等方式提升社区矫正对象手机定位率,截至目前在册社区矫正对象无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的发生。加强刑满释放人员衔接管控,严格落实“必接必送”,做到重点帮教对象100%无缝衔接。按照一人一档要求为在册安置帮教人员建档立卡,发挥帮教小组作用,开展适应性帮扶。持续加强“两类”人员管理,深入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法,深化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加强评估调查、日常监管等环节,实施分类管理,全面掌握“两类”人员行踪动态和思想状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维护师市社会和谐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存在的问题
今年以来,师市司法局在法治政府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行政执法监督有待强化,行政执法人员培训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形式单一,难以满足行政执法监督形势需要。二是公共法律服务不够平衡,为基层职工群众提供及时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能力还有待提升。三是“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还不够有力,法治宣传教育创新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 2025年工作思路
(一)提升法治统筹引领力。深化全面依法治师市实践,统筹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深化政府法律事务工作,完善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及合法性审核程序。深化行政争议预防化解,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扎实履行行政复议功能,有效化解行政争议。
(二)提升惠企为民服务力。促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档升级、均衡发展,科学整合律师、公证、调解、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创新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方式。迎接“八五”普法规划末期验收,发挥好“法治北屯”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号作用,打造普法新特色、新品牌。深化“民主法治示范连队(社区)”创建,持续加强基层法律明白人培育,推动法治触角向基层延伸。
(三)提升平安建设保障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大调解”体系建设,健全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抓细安置帮教,落实“必接必送”,突出分类管理、重点管控,加强协调联动,推动帮扶教育再上新台阶。抓严社区矫正,突出重点人员排摸管控,积极探索教育矫治新模式,确保不发生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