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师北屯市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今日要闻

双拥花繁结硕果 鱼水情深续华章——兵团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25-07-23 18:06:53    信息来源:第十师北屯市     编辑:    浏览: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史进

一年一度的“八一”建军节临近,走在兵团各师市的街头巷尾,双拥氛围愈加浓厚——社区、街道、广场、道路两旁,双拥标识醒目;车站、机场、医院内,“军人依法优先”“退役军人优先”的标语引人注目;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家庭“光荣之家”牌匾格外醒目;2500多家“爱国拥军门店”推出众多优待项目,覆盖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点点滴滴的行动,承载着兵团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对人民军队和军人的尊崇和大爱。

兵团姓“兵”,来源于军、兴起于军,与人民军队“同根同源”,拥政爱民、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一直在兵团这片红色热土上赓续传承。近年来,兵团各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目标,持续建立完善双拥工作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双拥工作的新办法、新路径,广泛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努力推动兵团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

机制政策双驱动 夯实双拥工作根基

今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上传来喜讯:八师石河子市、一师阿拉尔市、三师图木舒克市被命名为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其中,八师石河子市已连续8次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兵团党委对双拥工作的高位推动,驻地部队的广泛参与和密切配合,兵团广大干部职工群众与驻地部队团结一心,赓续传承红色血脉和拥军优属光荣传统的丰硕成果。

兵团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长期的政治任务和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摆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党委议军会、军地联席会议等制度,并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难事专办”的原则,优先议定双拥工作,主要领导带头参加双拥重大活动,为双拥工作高站位谋划和推进提供了坚实保证。

兵团先后出台20多项涉及双拥工作的政策文件,从退役军人安置、军属就业帮扶到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全方位织密保障网络,切实解决军人军属“急难愁盼”问题。各师市认真落实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用心用情为军人军属排忧解难,并通过定期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双拥活动,增进职工群众与人民子弟兵的感情。

八师石河子市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1.8亿元资金,开展慰问部队官兵及各类优抚对象等活动,常态化开展为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喜报和送政策进军营活动,全面落实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就业创业、抚恤优待、困难帮扶政策,社会化拥军蔚然成风。

一师阿拉尔市各级常态化开展春节、“八一”建军节等节日走访慰问活动,与驻地部队开展共建活动,并将国防教育法等法规纳入全民教育计划,近4年来累计组织17.8万余人次接受国防教育,推动双拥理念深入人心。

三师图木舒克市围绕军人军属所需所盼,建立军地教育优待落实工作机制和联合督导机制,为455名军人随调家属解决就业安置和子女入学入托问题,确保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军人家庭。

……

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从政策保障到创新突破,兵团各师市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最可爱的人”的尊崇尊重,书写着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的动人篇章。

优待服务全方位 提升双拥保障温度

近日,五师双河市退役军人黄大贤在双河市乘坐公交车时,出示了自己的退役军人优待证,享受了免费乘车服务。“现在优待政策越来越贴心,持证不仅能乘车免费,去师市景区游玩还免门票,吃饭住宿也有优惠。”黄大贤自豪地说,“优待证不只是一张小小的卡片,更体现着党和国家对军人的关心和关爱。”

兵团坚持军地合力军民同心,不断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充分发动社会力量,积极探索社会化拥军新模式。各师市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加入拥军行列,通过定期举行“拥军门店”授牌仪式,组织拥军企业在醒目位置展示和张贴优待内容、优待对象、优待方式等信息,全面加大社会化拥军力度。

截至目前,兵团共有2500余家企业商户挂牌“爱国拥军门店”,推出优待项目4000余项,为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优惠和专属优先服务,形成“民营企业齐拥军、千家万店争奉献”的浓厚氛围。

为拓展社会力量参与双拥工作的广度,各师市将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等作为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弘扬双拥优良传统的有力抓手,全力推动双拥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四师可克达拉市将每年的8月定为“拥军月”,深入开展“七进军营”活动。近年来,先后为驻地部队展播经典红色电影30余场次,选送图书3000余册,举办双拥文艺晚会30余场次,开展“双拥花开·缘定军营”军地鹊桥联谊、“军垦故事进军营”等活动70场次,谱写了“军地一家亲、军民鱼水情”的新篇章。

五师双河市将双拥国防教育融入城市文化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双拥主题文化公园6个、双拥主题街道10余条,建成双拥广场、双拥长廊、标志性设施110余处,城市处处呈现出红色教育、双拥文化和国防教育的浓厚氛围,激发了全民爱国拥军热情。

十二师、十三师新星市成立爱国拥军促进会,在凝聚爱国拥军力量、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关爱帮扶军人军属等方面,搭建起政府与社会、个人与组织之间的桥梁,不断丰富拥军内容、提升工作质效,双拥工作知晓率、满意度不断提升。

如今在兵团各师市,对军人的尊崇优待具象可触,“军人优先”“拥军优属”体现在一件又一件实事当中。据统计,近5年来,兵团共接收安置3000余名退役军人,其中转业军官和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在机关事业单位的比例达到100%;举办招聘活动300余场次,帮助5000余名退役军人和随军家属实现就业;共建成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600多个,精准发放各类优抚资金3亿多元,在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整合办理档案转接、就业咨询、创业扶持等多项业务,为退役军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军民共绘同心圆 汇聚双拥共建力量

“7年前,我们团场幼儿园的条件还比较艰苦,几个孩子只能轮流玩一个玩具……”提起三师四十四团幼儿园昔日的景象,在幼儿教育一线已工作8年的教师约日耶提·木合塔尔记忆犹新。

如今,四十四团幼儿园焕然一新:教学楼宽敞明亮,多功能教室、舞蹈室、现代化食堂一应俱全,小朋友们在优质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

这所由驻地部队援建的幼儿园,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可容纳51个班级1600名孩子接受高质量的免费学前教育。2022年3月,该幼儿园被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全国双拥办联合命名为“八一爱民学校”,成为边疆地区军民融合教育的示范样本。

“人民军队人民爱,人民军队爱人民。”多年来,驻兵团各师市部队官兵始终秉持“驻守一地、造福一方”的理念,持续深化军民融合,把驻地当故乡,积极支持兵团经济社会建设,为推动兵团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一师六团七连,由驻地部队官兵联合塔里木大学共同援建并提供技术指导的3座大棚里,各类蔬菜长势喜人。“以前种大棚,总担心成本太高,自己技术也不行。现在,有部队官兵和高校专家帮忙,心里特别踏实。”种植户喻旭梅的话语中满是感激。

为助力乡村振兴,驻一师阿拉尔市部队向六团、九团的4个连队投入90多万元建设资金,驻地官兵还化身“绿色使者”,投身“三五九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累计植树3万余棵,为团场、连队筑起绿色屏障。

驻六师五家渠市部队积极参与“春蕾计划”项目,常年资助师市6名贫困大学生和12名贫困高中生,资助资金和物品总价值超过10万元;驻地官兵还与师市35户少数民族群众开展结对帮扶,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选准致富门路,协调解决子女入学、看病就医、培训就业等难题。

驻二师铁门关市部队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彰显担当,积极参与师市平安创建、文明创建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加强军警兵民联防联治,协助师市及时做好各类应急抢险、救援救灾和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多次协助师市完成灾情处置任务。

鱼水情深,历久弥新。站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兵团篇章的新征程上,兵团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和驻地部队官兵将持续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优良传统,以实际行动做强兵团双拥品牌,持续深化军民共建共创,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汇聚强国强军力量作出更多兵团贡献。

hac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