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0日,政协北屯市第三届委员会召开第二十二次常务委员会会议。会议聚焦“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议题协商议政。市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部分政协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
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了《习近平: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条例》及自治区县市区政协工作座谈会精神,听取了政协北屯市委员会党组2025年上半年工作情况的报告。
会上,师市党委组织部、科技局分别汇报了师市人才工作和科技工作的总体情况。6名委员围绕健全完善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机制、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探索建立符合产业实际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等方面作了专题发言,参会委员立足自身专业领域和工作实际积极进行建言献策。
会议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科技人才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市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提升城市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近年来,师市上下对人才工作的重要性有普遍共识,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对标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对照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师市科技人才工作“总量不足、结构不优、活力不强、环境不佳”的短板依然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师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
委员认为,要建立“需求导向”的引进机制,精准施策,加大柔性引才力度,灵活引才模式,打造差异化的人才引进吸引力,充分发挥外来人才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要构建可持续人才梯队培养机制,加强本地化人才培养,积极探索与高等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培养协议定向招录、培养专业人才。要构建开放协作平台,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产学研融合,深化与对口支援省市的合作,选派边疆人才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跟岗学习。要围绕师市“一支撑、一支点、一基地、一家园”定位定向,聚焦“5·16”现代化产业体系等,开展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持续扩容集聚人才“蓄水池”。要统筹实施好国家人才工程和自治区天山、天池人才计划,培育和补充师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要强化人才政策稳定性与连续性,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探索分类分层的差异化评价标准,提高人才实际工作能力、创新成果等业绩指标在评价中的权重。
市政协将继续深刻把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促进师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引导广大委员和各界群众,积极宣传师市党委、市政府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举措,持续围绕师市人才队伍建设建言献策、献计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