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秋收工作大忙时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二团六连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职工们人工撒施农家肥、机械追施有机肥的劳动场景,一股“施肥热潮”正在六连蓬勃兴起,职工们抢抓农时、干劲十足,用实际行动为土地“补营养”增肥力,为来年农业的丰产丰收打牢基础。
撒肥机正在地里撒施有机肥。谢国庆摄
在一八二团六连农作物收获完毕的农田里,连队党支部书记魏玉华带头在自己的身份地里指挥着满载有机肥的撒肥拖拉机,还认真仔细地查看散落在地里的肥料是否均匀。
“每隔两年我就在自己的身份地里追施一次有机肥,一亩地大概施肥300公斤,这几年,这块地种植的无壳南瓜作物,单产始终保持在180公斤以上,收成稳定,跟秋收后施肥、养地分不开。”魏玉华直起腰,拍了拍手上的土接着说道,她追施的有机肥成分是采用鸡粪基质+活性菌成分,既能提高土壤肥力,又可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助于为农作物健康生长和稳产高产提供充足养分。
“我现在也趁着天气好,地还没上冻,赶紧把农家肥拉到地里,人工撒施下去,尽早让养分渗进地里,这样能改良土壤结构,补充营养成分,来年种植的作物肯定能长得齐、长得壮。”此时,在另一块地里的六连职工王时伟正驾驶着拖拉机在自家地里卸肥,他告诉笔者,这几年,他在书记魏玉华的影响下,利用自家养殖业的优势,将牲畜粪便堆积发酵后,撒施到地里,没想到,地里种植的作物产量年年增长。
“以前总想着多施化肥省事儿,时间长了地里土变板结,收成反而受影响。”王时伟指着地里一堆堆的农家肥说道,“这两年跟着书记学,每两年秋收后施农家肥,现在地里的土很松软。今年种植的280亩农作物,籽用西葫芦亩产高达280公斤,其他瓜类亩产也在250公斤左右。”
近年来,一八二团始终引导职工树立“养地与种地并重”的理念,鼓励减少化肥使用,推广农家肥、有机肥还田技术,让“秋收后必施肥”成为共识,深入人心。如今,越来越多的职工主动参与到培肥地力工作中,不仅守护了耕地质量,更为团场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力。(谢国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