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娅莉
发展向前,民生向暖。
自治区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团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落细一项项改革举措、一张张“民生清单”,努力让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从推出“一揽子”稳就业政策措施夯实民生之基,到出台多项创新举措织牢养老保障网,再到推动兵地资源共享让职工群众看病更有“底气”……一个个民生亮点、一项项民生成就,共同勾勒出幸福美好生活新图景。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近期,九师白杨市居民苏芬犹豫再三后,还是决定放弃外地的工作,返回家乡发展。“那份工作还算不错,最大的不便是无法照顾家里和孩子。”但是苏芬也担心,回到九师白杨市找份理想的工作不容易。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在九师白杨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微信公众号上填写求职信息后,很快就找到了一份离家近的工作。
上班通勤半径缩小,幸福指数提升。9月16日清晨,苏芬将孩子送到学校后,花了不到10分钟时间就赶到了自己所在的单位上班。“一家人团圆了,幸福感越来越高。”苏芬对眼下的这份工作颇为满意。
就业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只有紧握发展这把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才能让职工群众端稳就业“饭碗”。
近年来,兵团接连推出“一揽子”优化调整稳就业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吸纳就业,大力支持劳动者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就业创业,全力稳住就业基本盘。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兵团各级各部门相继推出“政策包”,将推动青年就业、帮扶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六师五家渠市将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件事”纳入“打包办”范围,分类推出企业吸纳就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就业见习等政策“礼包”,推动政策集中兑现;实施就业政策“直补快办”、实现“政策找人”,确保一系列就业政策落地见效,2024年为50家招用高校毕业生的企业拨付社会保险补贴,为261名在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直补个人社会保险费,为405名高校毕业生拨付就业见习补贴。
“兵团始终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紧抓各类经营主体这个稳住就业基本盘的关键,通过延续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等政策,‘真金白银’帮助企业减轻压力、为企业发展撑腰鼓劲。”兵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坚持扩大就业容量和提升就业质量相结合,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不断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织密“一老一小”保障网
“长者食堂就在社区,我们每天都能在这里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家住石河子市新城街道十四社区的老人范玉萍说。
老年助餐服务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新城街道通过适老化改造、增设长者食堂等措施,持续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推动老幼共融,不是简单地把老人和孩子在物理空间上聚在一起,而是要发挥‘1+1>2’的协同效应。”新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李燕说,为了更好服务“一老一小”,街道聚焦老人和孩子最关心的问题,对管理和服务进行优化。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兵团各师市因地制宜建立起灵活多样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将适老化改造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和市政配套建设工程。目前,兵团建成运营养老机构及养老服务设施215家,拥有各类养老床位2.8万余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围绕“一老一小”这一最现实、最紧迫、最突出的民生问题,兵团不断织密服务保障网,让老年人能安享晚年、孩子有快乐童年。
一师阿拉尔市有效推动普惠托育服务进社区,在安居社区试点建立托育中心,满足社区及周边地区托育服务需求。“幸好社区办有托育中心,解决了我休完产假后没人带娃的难题。”阿拉尔市市民王娜说。
近年来,兵团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机构建设,持续构建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托育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职工群众幼有所育的殷切期盼。
“社区在嵌入服务项目时,紧紧围绕居民实际需求进行设计,让更多居民享受到‘家门口’的托育服务。”兵团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以来,兵团大力推进托育服务多元发展,目前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15个。
从老有所养到幼有所育,一项项正在“开花结果”的政策举措,顺应职工群众期待,惠及千家万户。
推动医疗资源共享
8月26日,自治区人民医院等8家三甲医院组建的专家团队来到三师图木舒克市开展义诊,让职工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省级医疗专家的优质服务。
“随着兵地医疗服务一体化持续推进,我们与自治区人民医院等8家三甲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打造兵地医疗合作联盟,共同推进医院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三师图木舒克市总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近年来,兵地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签署兵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推动医疗信息资源共享。目前,兵地已组建各类医联体196个、专科联盟138个,建成远程医疗协作网78个;自治区70家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累计吸纳兵团医疗专家125人,有力提升了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一份医疗保障,是职工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底气。
“我是兵团职工医保,父亲是库尔勒市职工医保,根据之前的政策,家庭医保共济不能跨区统筹。现在有了‘医保钱包’,我可以用自己的医保账户为父亲付医药费了。”十二师职工李燕高兴地说。
今年5月,兵团再次扩大医保“惠民圈”,通过上线“医保钱包”,实现医保个人账户全国共济,个人只需将本人医保个人账户中的资金转入“医保钱包”,就能共济给家人使用,且不受参保地、就医地范围限制,不仅让医保账户“活起来”,也让家庭医疗保障“强起来”。
“此举提升了医保基金使用效率,进一步减轻了参保家庭医疗负担。”兵团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通过持续深化医保改革,兵团积极推动相关惠民举措进一步落实落细,转化为广大职工群众的“幸福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