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十师 生机勃勃
当第一缕秋风拂过田野时,大地开始奏响丰收的序曲。这序曲是彩色的,由无数的“音符”——金黄的南瓜、火红的辣椒、日渐圆润的果实共同谱写而成。
沃野流金时,丰收欢歌起;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从金色的田野上喜气洋洋地向我们走来。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十师北屯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广袤大地展现生机勃勃新气象,丰收十师铺展美丽新画卷。
天道酬勤迎来丰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奋斗印记,在五谷丰登里;增收喜悦,在逐梦的汗水里。
九月的田间地头,“北屯瓜子”的丰收节奏格外紧凑,中上旬连片的葵花籽刚完成收割,中下旬葫芦瓜、南瓜又进入采收关键期。
响当当的“北屯瓜子”,不仅是师市农产品的头号代表,更要打造全国瓜子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地。
清晨8点正在打捞的鲜活白斑狗鱼,是师市渔业绿色健康发展的“金字招牌”,也是中国地理标识的“明星品种”之一。
今年,师市新出台水产“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方案,组织申报了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就是千方百计要把这“额河孕育的好鱼”养得更好、卖得更远。
北屯瓜子、白斑狗鱼只是师市特色产业的代表之一。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师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果蔬提质增效、渔业绿色健康发展、种业振兴行动不断推进,在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使得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呈现叠加效应,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军垦肉羊”通过国家审定,成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门化肉用绵羊新品种;北屯瓜子列入“一带一路”地理标志品牌推广行动产品……
沉甸甸的丰收,写在大地上,映在职工群众心里,那是一种不断丰盈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同心协力共建家园
连队更富裕、生活更幸福、团场更美丽,这是职工群众的期待,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眼下,田地里的南瓜正陆续收获。远远望去,一块块金色的田地,尽显秋色美好。这边忙着采收,那边刘丽娜正在制作丰收的短视频。
刘丽娜是一八七团八连连长,自2021年在短视频平台上传“团场连队里的那些事”后,得到网友广泛点赞。
“土地是我们的根,我想用自己的方式保护它,并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刘丽娜说,团场连队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一批懂“花式营销”的新农人回到家乡,使得农产品在流量加持下“出圈”。
土地承载着乡愁,传承着优秀农耕文化。今年以来,师市从实际和职工群众需求出发,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产业蓬勃发展。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成124家各类合作社备案和86家家庭农场认定工作,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农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数字农业、订单农业、休闲农业,一批有特色、有热度、有前景的新产业、新业态,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力量。
连队建设提质扩面。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向连队延伸覆盖,连队通硬化路率100%;连队自来水普及率达99.47%;团连供电可靠率达到99%以上;团场重点部位5G信号实现连片连续覆盖;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文化润心精神丰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职工群众口袋里票子有多少,团场连队的样子有多美,更要看大家精神风貌怎么样。
傍晚,一八八团九连的舞蹈队在小广场上又开始了排练。退休职工王中梅自豪地说:“连队定期请老师给我们培训和指导,我们舞蹈队经常外出演出。”
在一八五团的文化馆里,一排排图书分门别类,整齐摆放,职工张贵龙一边翻着书,一边在本子上记要点。
北屯市玉带河水上大舞台,晚风一吹,歌舞、小品轮番登场,不管是参与者还是观众,都能在这里找到乐趣,心里的欢喜满当当。
热闹喜庆的广场活动、活力四射的“村晚”节目、丰富多彩的墙绘……师市各级各部门加大优质文体产品和服务供给,职工群众的精神生活更加富足。
同时“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宣讲活动、乡村振兴“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群众法治大培训”活动……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逐渐呈现。
从“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师市正在着力构建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坚持以文塑城、以文化人、以文兴业,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硬件与软件相结合,让身有所栖的美丽连队,成为心有所依的精神家园。
当一缕金色的秋阳为额尔齐斯河镀上金边,师市的丰收图景仍在延展。如今的十师大地,丰收有“实”、家园有“暖”、精神有“光”。
丰收的成果殊为不易,丰收的节庆格外欢腾。月明如昨,但丰收永不落幕,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致敬农民,礼赞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