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政通APP

兵政通APP

兵政通小程序

兵政通小程序

十师微信公众号

十师微信

数字十师APP

数字十师APP

收起
关怀版 第十师北屯市欢迎您! 登录 注册
十师北屯
从“卡脖子”到“领头羊” “军垦肉羊”24年破局
信息来源:第十师北屯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9-23 20:11:36

640 (4)


从“卡脖子”到“领头羊” “军垦肉羊”24年破局

“‘军垦肉羊’多胎性强、长得快,养着省心还赚钱,我越养越有劲儿!”9月15日,十师一八八团八连养殖户熊雨林望着自家膘肥体壮的羊,笑容里满是藏不住的喜悦。

2019年,熊雨林初次试水“军垦肉羊”养殖,引进了200只,其间新疆农垦科学院送来6只免费优质种公羊,帮他优化种群,为后来的效益提升扎稳了根基。养殖路上的惊喜来得很实在。2023年,他家一只母羊成功产下5只羊羔且全部存活,这让他真切尝到了品种优势的甜头:“以前养别的羊,一只母羊一般产1只羔,‘军垦肉羊’不仅产得多,小羊长得还快,出栏时间比以前缩短一大半。”

如今,熊雨林的“军垦肉羊”存栏量已达800只,是最初的四倍。2024年靠“军垦肉羊”的好品质和稳出栏,他年收入达30万元,养殖路越走越顺。让他增收的“军垦肉羊”正是今年7月农业农村部第934号公告审定通过的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肉用绵羊新品种。这一由新疆农垦科学院与十师北屯市联合培育的成果,背后是24年育种攻坚,更装着三代科研人打破“洋种羊”垄断的初心。

时间拉回2001年,那时我国肉羊产业正被“卡脖子”,优良种源全靠进口,洋种羊不仅价格高昂,还不适应本土环境、抗病力弱。“这是三代人熬出来的成果!”兵团农业农村局局长田永浩感慨地说。为打破这一局面,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守仁牵头,指导团队定下“萨福克羊×湖羊”杂交路线,开启长达24年的攻关,直到2023年刘守仁院士离世前,他还在紧盯育种进度。

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杨永林接过接力棒,继续带着科研人员奋斗,大胆革新,把适应性强的阿勒泰羊加入母本,还创造性融合常规育种、基因标记辅助选择和高效繁殖技术。这套“中国方案”,让我国肉羊育种从“跟跑”实现了“并跑”。

“军垦肉羊”的“闯关路”清晰而扎实。2023年10月通过中试阶段验收;今年2月通过国家畜禽资源委员会专家组现场核验,6月通过审定鉴定,7月终获官方认证。

新疆农垦科学院的育种档案里,一组数据藏着它的“硬核实力”。成年公羊超120公斤、母羊近70公斤,群体多胎基因频率超90%,核心群母羊繁殖率达202%——数据远超国际同类品种。

“‘军垦肉羊’就是肉羊里的‘全能冠军’!”杨永林告诉记者,“它能在西北沙漠戈壁、高寒山区等复杂环境中稳健生长,适应性、多胎性指标全球领先。”

细究起来,它的五大优势让传统哈萨克羊望尘莫及:肉品优,周岁屠宰时蛋白质含量20.8%、氨基酸27.7%,营养更足;长得快,6月龄公羔平均48.93公斤,断奶后每天能长350克;出肉多,周岁羊平均91.84公斤,胴体净肉率81%,比哈萨克羊高出11个百分点;繁殖强,平均繁殖率202.9%,是哈萨克羊繁殖率103%的近两倍;适应广,南北疆的寒冷干旱气候、放牧、半放牧、全舍饲饲养模式,它都能很好地适应,展现出优良的特性。

如今,兵团在十师北屯市建起“核心育种场+育种场+扩繁基地”三级繁育体系,育种群存栏1.64万只,扩繁群超3万只,已覆盖全疆各地。

三师图木舒克市51团的牧民阿不都热合曼·于素因正忙着喂羊,语气里满是期待:“今年7月底引进了50只‘军垦肉羊’、2只种公羊,现在长势不错,预计12月底就能下羔!”

截至目前,“军垦肉羊”已在南北疆建设34个扩繁基地,建成15个高效良繁示范点、20个“两年三产”高繁技术示范点,累计推广种公羊3000余只,杂交改良地方低产绵羊46.72万只。

为加快成果落地,十师北屯市把“军垦肉羊”育、繁、推一体化写进党委全会报告,制定特色肉羊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方案,还出台奖补办法:“养军垦肉羊每只补200元,技术人员上门服务,从饲料配比到疫病防控,全程跟踪。”十师北屯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佐兴介绍。

新疆农垦科学院与十师北屯市已锚定“百万只军垦肉羊”目标,要建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完善屠宰加工、冷链物流体系,打造高端羊肉品牌。兵团计划以新疆农垦科学院技术力量、新疆农垦科学院种羊场、新疆北屯屯旺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为核心,在兵团7个师的规模养羊场及重点养殖户中,推行“三化五统一”模式,即: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统一供种、饲料、防疫、技术、销售,快速扩大种羊规模、提升品质。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刘永斌表示,“军垦肉羊”的成功研发推广,将为全国肉羊产业输送更多优质种源,有力推动中西部畜牧产业升级,筑牢国家重要农畜产品保供安全的种业根基。

从实验室里的数据分析,到牧场上的风吹日晒,24年磨一剑,“军垦肉羊”浸透着三代兵团科研人的心血。从无到有、从跟跑到并跑,中国肉羊育种终于实现历史性突破。这颗闪耀在天山脚下的种业明珠,正随着推广照亮中国肉羊产业的未来,也必将为更多养殖户增收注入强劲动能。

编后:“军垦肉羊”的诞生与推广,不仅仅是一个畜禽新品种的成功,更是一部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攻坚克难的奋斗史诗。从刘守仁院士的奠基与坚守,到杨永林研究员团队的接力与创新,三代兵团科研人二十四载风雨兼程,将实验室的精密数据与牧场的风吹日晒相结合,最终打破了国外种源的长期垄断,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了中国人自己手中。这份“从跟跑到并跑”的历史性突破,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同时也充分证明了科技赋能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巨大潜力。十师北屯市建起“核心育种场+育种场+扩繁基地”三级繁育体系,制定特色肉羊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方案,我们期待这颗“种业明珠”能照亮更广阔的天空,为保障国家畜产品有效供给、推动中西部畜牧业升级和促进养殖户持续增收注入更强劲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