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给我一车吧,实在不行半车也可以!”10月11日,第十师一八二团图兴牧业二场场长张峰专程驱车100多公里赶到一八七团二连购买籽瓜皮渣,却空手而归。
曾经常年烂在地里、无人问津的籽瓜皮渣,如今竟成了十师养殖户争抢的“香饽饽”。
“以往采收后散落田间的籽瓜皮渣虽有部分被牛羊采食,但大部分只能烂在地里,不仅污染环境,还为病虫害在田里越冬创造条件,使得来年土地病虫害频发、多发。同时,散落的皮渣容易霉变,家畜一旦采食,会严重影响其健康和生产能力。”10月12日,在一八八团九连的一片葫芦瓜地里,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王新峰介绍。为解决这一难题,2018年,石河子大学与十师北屯市农业农村局联合组建科研团队,着手攻关籽瓜皮渣饲料化利用技术。
实验分析显示,籽瓜皮渣干物质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约为13%和30%,是一种潜在的优质饲料资源。团队历经多年探索,借助微生物发酵技术,成功研发出籽瓜皮渣微贮技术,涵盖皮渣采收、运输及微生物发酵工艺,实现了从“废弃物”到“优质饲料”的转变。
“目前,从籽瓜采收时皮渣的一次性分离回收,到将其与玉米、棉花、向日葵等秸秆按适宜比例混合发酵,我们已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技术体系。”王新峰表示。
“用微贮饲料喂养,一头牛从入栏到出栏能省下1000多元。去年,籽瓜皮渣微贮饲料每公斤成本0.19元,而同期青贮饲料要0.35元。”已从中受益的一八一团六连职工曹永龙对微贮饲料赞不绝口。
2024年,他利用该技术制作了2000多吨饲料。今年,他的微贮窖及相关原料已备齐,计划加工微贮饲料4000多吨。
“在育肥肉牛对比试验中,采食玉米青贮饲料的牛日增重1.3公斤,而采食微贮饲料的牛日增重达1.5公斤。微贮饲料在促进肉牛骨架发育方面也有明显优势。”拥有11年养殖经验的曹永龙补充说,“牛羊吃青贮饲料容易导致酸中毒,但改用微贮饲料后,这种情况再没发生过。”
“借助微贮技术,我们还有潜力新增20万头育肥牛或100万只育肥羊的出栏量。”十师北屯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佐兴信心十足地表示,“今年,十师共种植葫芦瓜、打瓜等籽瓜类作物37.8万亩,预计亩产皮渣约3—5吨。若能将这些皮渣资源充分利用,在不新增土地的情况下,足以支撑全师育肥牛和育肥羊的养殖规模从目前的7万头、30万只,提升至30万头与140万只的饲料需求。”(全媒体记者 刘春燕 王琛 常高航 通讯员 叶思洋 戴军才 胡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