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婷婷 蒲子璇 张智
编者按
数字化时代,在人们阅读习惯日渐改变、网络电商抢占图书零售市场的双重背景下,实体书店遭遇挑战。然而,在兵团各师市的街头巷尾,一座座“高颜值”书店、书吧不仅吸引大量年轻人前来拍照打卡,还成为市民在繁忙之余最爱去的舒适阅读空间。本期“有话大家说”,让我们走进闹市里的“藏书阁”,看兵团实体书店如何以全新的姿态适应时代需求,为职工群众精神家园注入汩汩活水。
多彩活动品书香
10月16日,走进七师胡杨河市悦读书城,各类书籍整齐陈列在木质书架上,随处可见的儿童手工作品引人驻足。精心设计的阅读空间里,既有沉浸书海的年轻人,也有参与亲子共读的家长和孩子。
“这里环境温馨,既能静心阅读,又能与喜欢看书的小伙伴们一起交流,是我周末最爱来的地方。”今年10岁的孔德森说,他经常在这里和伙伴们分享书中的精彩内容。
悦读书城的魅力远不止于“颜值”。该书城创新推出“阅读+体验”模式,在传统节日开展手工实践、经典阅读活动,打破了“阅读只是静坐看书”的传统印象。
在悦读书城开展的“七夕知传统·诗趣手作乐”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诵读诗歌、了解习俗,并动手制作传统手工艺品,不仅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更激发了阅读兴趣与情感共鸣。
“这里的活动让学习不再是死记硬背!我们一起诵读诗歌,一起亲手做手工艺品,感觉知识仿佛从书本上跳了出来,通过我们的双手,住进了心里。”正在看书的学生唐达娜·也尔肯拜克兴奋地分享她的体验。
“带孩子来书城,已经成了我们家的周末‘必修课’。”市民田欣笑着说,“在这里,阅读不是任务,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享受。孩子主动去寻找他感兴趣的书籍,那种求知的热情,是最让我们欣喜的。”
如今,悦读书城已成为七师胡杨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一环,与该师市177个农家书屋、15个育才图书室共同构建起覆盖广泛的阅读网络。实体书店不再只是卖书的场所,而是解码城市文化基因的密钥。
动静分离优结构
10月19日,阳光透过六师五家渠市正大书店的落地窗洒进店内,只见三三两两的读者坐在角落——有人倚着书架翻看新到的杂志,有人窝在沙发里读得入神。经过重新规划的空间布局,使书店巧妙融合开放性与私密性,能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前来“打卡”的年轻人和静心阅读的市民络绎不绝。
“现在来书店的年轻人,不只为了买书。”书店负责人杜鹏亮说,他经历过实体书店发展的不同阶段,“那时候大家进来买了书就走。现在不一样了,他们想要个能安静阅读的空间。”
正是这份“不一样”,让正大书店开始了“变身”。店里最明显的变化,是空间被一分为二:靠近门口的区域,畅销书和文创产品琳琅满目,读者可以随意交谈、拍照;往里走,安静的阅读区自成天地。
“这叫动静分离。”杜鹏亮笑着解释,“爱热闹的顾客可以在外面聊天打卡,喜欢安静的顾客可以在里面看书学习,互不打扰。”
这个设计,获得了不同读者的好评。王悦是这里的常客,她说:“我每周都会来一趟,看看书,心情很放松。最重要的是,周围都是认真读书的人,这种氛围会感染你。”
从事设计工作的李华(化名)也是书店的熟客:“我常来这里找设计灵感。书店的艺术类书籍很全,而且更新很快。有时候工作遇到瓶颈,在这里坐一会儿,翻翻书,思路就打开了。”
更让人惊喜的是,这个安静的空间正在把独处的读者变成朋友。“上次在这看书,我认识了好几个同样喜欢推理小说的书友,现在我们经常互相推荐新书。”王悦说。
“我希望书店能成为五家渠市的一个文化地标,这里不仅能传播知识,更承载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杜鹏亮说。
书店窗外车流如织,窗内书香弥漫,阅读正以一种更柔软而持久的方式,融入这座城市的肌理。
阅读赏景两相宜
秋日的十师北屯市玉带河畔,微风拂过水面,岸边一处百余平方米的建筑里,书架摆放错落有致,书页翻动声与轻声交谈交织——这是该师市文体广旅局新建的河畔书吧。
作为十师北屯市推进书香城市建设的缩影,这家集阅读、休闲、社交于一体的书吧,既为市民打造了舒适的阅读港湾,更凭借年轻化表达与多元服务,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网红打卡地,用新姿态回应着全民阅读的时代需求。
走进河畔书吧,3000余册藏书沿墙而立,本土作家作品、兵团故事绘本、经典文学名著与儿童绘本分区陈列。
与传统书店不同,这里没有刻意划分的功能区。角落的茶座区,几位年轻人一边品着热茶,一边交流着刚读完的小说,身后的落地窗将玉带河的波光粼粼框成天然背景画。
“以前觉得读书是‘一个人的事’,但在这里,既能安静读书,又能和书友分享,这种氛围特别吸引我。”市民李超说。
这份吸引力,源于河畔书吧对“阅读场景”的创新重构。建设之初,工作人员便摒弃了传统书店“只卖书、只看书”的单一模式,充分考虑了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于阅读环境的高要求。读者可以一边阅读书籍,一边欣赏窗外玉带河畔的美景,还可以品茗会友,参与文化交流活动。
这种聚合了多种功能的模式,极大地提升了读者的停留意愿和体验满意度。免费开放的策略,更是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让更多人能够走进来、坐下来、读进去。
“把‘路过的空间’变成‘愿意停留的空间’,就是我们的初衷。”十师北屯市文体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书吧免费开放的模式,更让“全民阅读”从口号落到了实处。
如今,这种“闹中取静”的特质,让河畔书吧不仅成了十师北屯市年轻人的打卡地,更成了全年龄段市民的“文化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