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师北屯市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榜样的力量

沈博文:一位上海知青的 人生追求

发布时间:2019-07-08 18:47:36    信息来源:新闻中心     编辑:赵存存    浏览:

 特约记者  黎佳君

他本应该在上海过着无忧无虑的都市生活,却选择了把一生奉献给边疆屯垦戍边事业;他,个子不高,看上去很瘦弱,但从他身上表现出的精神力量,足以擎起一份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责任与担当!他就是师市“优秀共产党员”“老有所为先进人物”“最美北屯人”获得者——沈博文。

1945年1月,沈博文出生于上海市浦东区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母都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书先生;他是父母唯一的儿子,上有一姐,下有两妹。可在那国弱民贫、灾难深重的旧中国,父母的微薄收入根本不能提供一家六口人的口粮,饥饿像恶梦一样陪伴着他的童年。“若不是共产党解放了大上海,建立了新中国,我很可能会被饿死。”所以他打心眼里感谢共产党,并立志要用行动报答党的恩情。

1963年,沈博文中学毕业后,在上海当了一名联防队员。那时,中央发出了有志青年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根据当时的政策,作为独子的沈博文完全可以留在父母身边,可为了报答党的恩情,他说服了父母,毅然选择了到新疆支援边疆建设。1964年春,他离开上海,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一八四团当了一名军垦战士。

沈博文所在的一八四团,是1959年才组建的团场,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北边缘,这里纬度偏高,冬季高寒,夏季高温,干旱少雨,条件十分艰苦。沈博文到一八四团后,被分配到农四连当职工。上班第一天,就是给自己挖地窝子,解决居住问题。他和其他支边者一道,领来铁锨和坎土镘,选择了一个避风的地方,铲掉积雪,然后用火把冻土化开,往下挖一个约两米宽、四米长、两米深的坑,再捡几根枯死的树枝架在上面,盖上芦苇和土,就算“安家”了。晚上睡在地窝子里,半夜的时候外面刮起了大风,顶上的树枝一下塌了下来,把他和另外一位支边青年给埋住了,幸亏屋顶的土不厚,才没有遭受到意外伤害。

有一次,他和同事们在露天“食堂”喝了一碗玉米糊糊,带上几个统一配发的玉米面馍馍当中午饭,就到野外去开荒造田、种植苜蓿、小麦和玉米等作物,为解决第二年的生存问题打基础;晚上下班回来,每人还要打二百块土坯才能睡觉,一个多月后,他们利用晚上所打的土坯,在亘古荒原上建起了第一批职工宿舍——土块房;冬季又投入到用红柳筐、爬犁子拉土运肥等建水库、改造土壤等工作中去。

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沈博文也没有动摇扎根边疆的信心,并和无数的热血支边青年一道,度过了“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最初岁月。直到两年后,团场的规模基本形成,组织上考虑沈博文个子小、有文化,又是先进生产者,让他担任了连队的文教。

自从成了连队的“干部”,沈博文的工作积极性就更高了,他除了照常参加连队的农业生产外,还负责每周三次给职工们送报纸和信件等工作。这一干,就是没白天没黑夜,以至于连家都顾不上回,受到妻子的埋怨和责备,最后妻子忍受不了离开了他。

尽管连队的生活异常艰苦,但自从来到这里,他就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边疆建设,从来没有离开过工作岗位,和妻子离婚后再也没考虑自己的婚姻问题。那些年,团场困难,他不是把工资用于给连队买办公用品,就是把钱拿去帮助那些孩子多、有困难的职工;他说,“国家派我们到新疆就是来奉献的,不是来享福的。”所以他除了身上的黄军装,几乎没有积蓄。

1998年,沈博文光荣退休,按理他可以回上海安度晚年的,但他听说十师在一八四团启动“南部开发”项目,要加快“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团场城镇化”建设步伐时,便决定留了下来。

“我当时决定留下来有两个目的,一是我还没有入党,我还要继续努力,争取成为共产党员;二是觉得团场在搞大建设,我虽然退休了,但还能给团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留下来后,主动请缨到社区当了一名市场安全员,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雪,他都是每天早上四点钟就起来,穿上黄马甲,戴上红袖套,先到劳动力市场去维持秩序,然后又到蔬菜瓜果市场去充当“交警”;干完这些事后,还要到各小区、街道进行义务巡逻。他的表现,感动了一八四团的干部群众,也受到了组织的认可。在社区党支部的培养下,2013年,

68岁的沈博文终于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这支先进队伍中光荣的一员!后来,又连续几年获得了十师北屯市“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北屯人”等光荣称号。

“我虽然年龄大了,但我的党龄还很年轻,我要把最后的余热,献给我奋斗了几十年、又看着它发展壮大的团场。”沈博文说。

编后:有人说,沈博文不合算,甚至很不幸,奋斗了几十年,至今仍孑然一身,连一个完整的家庭都没有;但他却说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因为祖国就是他的家,能够参加祖国建设,并看到祖国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就是他最大的幸福。


hac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