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师北屯市欢迎您!


南疆纪事:(三)艾尼•达吾提脱贫了
发布时间:2020-09-04 10:50:25 信息来源:第十师北屯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十师北屯市 浏览:
今年45岁的艾尼·达吾提是我们在园艺场的一个采访对象。
他曾在2014年做过开胸手术。当时,家人都认为他没有生还的希望了,手术后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这个家却因病致贫。
走进艾尼·达吾提的家,眼前一亮。
干净整洁的院落。
干净整洁的院落种满了花卉,绿油油的葡萄藤爬上了葡萄架,花砖墙上也摆放着盆花。
盆栽虽不是名贵花卉,绿叶红花,排着行、站着队,在花墙院角争相盛开。绿色的葡萄藤鼓足了劲爬上藤架,欣欣向荣的样子。
各式各样的花卉在花墙院角争相开放。
菜地里辣椒、茄子、油白菜、西红柿长得正热闹,蜂箱里蜜蜂成群,牛圈里牛反刍,鸽子绕房顶,院子角落里堆放着草料,一个小小的家,被多样的生产元素填充得满实满载,更是这个家勤劳的见证。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在这个农家小院里,承载了庭院整治、庭院经济、蜜蜂养殖、棚圈建设、林果提质增效、鸽子养殖,特色种植等十几个扶贫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支撑起艾尼·达吾提一家越来越幸福的生活。
发展养殖。
第一书记兰斌给艾尼·达吾提出主意,鼓励他去创业。
建档立卡后,第一书记带领班子,主要引导村民在自主创业和激发动力上下功夫,艾尼·达吾提把村子里的桃子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来回做些贩卖的小生意。
卖仙桃。
艾尼·达吾提买了一辆三轮车,春天卖菜,夏天卖西瓜和甜瓜,9月份开始卖自己种的桃子、苹果、油桃,在往返于县城和园艺场之间,再贩卖些村民需要的东西,积少成多,日子越来越好。
“在党和国家的扶持下我们享受了很多的实惠和补贴,只要自己努力,脱贫不会那么难,真心感谢党和国家,感谢兰书记。”艾尼·达吾提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兰斌在村民心中可亲可敬。
艾尼·达吾提骑着三轮摩托车走家串户,有时去疏附县,有时去喀什最大的库可兰交易市场,早出晚归,不仅打了翻身仗,还成为远近知名的脱贫致富典型,他家门上也挂上了闪亮的“脱贫光荣”牌。
艾尼·达吾提家的脱贫光荣牌。
“如果不是妻子这么能干,还有一个可爱的孩子,艾尼也不会这么拼。”兰斌和工作队的成员这样评价。
平时,艾尼·达吾提在外奔忙挣钱,家里的事务由妻子阿依拜合提·艾力打理,院子里的角角落落被打扫得一尘不染,院子里红砖地面的缝隙都清晰可见。
农家院里的温馨场景。
之前,村里没有幼儿园,孩子们都是在场里乱跑,艾尼·达吾提的第一个孩子不幸在场里的一条渠道里溺水而亡,而那条渠已经夺去七八个孩子的生命。
2018年8月,园艺场的幼儿园交工了,9月正式使用,包括艾尼·达吾提的孩子在内,全村82个孩子走进了幼儿园。这些祖国的花朵,不仅规避了随时潜在的危险,还迈进了沐浴文明的校园。
我们特意又去幼儿园看看。
一进幼儿园大门,通往幼儿教学楼的路两边栽种着苹果树,新任园长王刚带领我们参观这个由果园变成的幼儿园。
幼儿园大门。
一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正值盛果期的果园,是一家大户的果园。在准备建幼儿园时,选址时,这个结满苹果的果园再好不过了。
看着树上长得红彤彤、圆滚滚的苹果,可以想到,从幼苗到结果,培土、施肥、浇水、修剪……果农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
为了让村里的孩子走进学前教育的大门,经过同意,原主人保留了5年的摘果权,搬离了这里,把辛辛苦苦亲手栽培的果园让给了幼儿园。
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
苹果园成为了幼儿园,不仅是性质发生了变化,而是学前教育有了抓手,安全得到了保障,教育从娃娃抓起不再是一句空谈。
想想,果农对果树的呵护,教育工作者对孩子们精心培育,不是一样的用心和期望吗?
虽然果园变成了幼儿园,在我心里,充满希望的幼儿园还是那个美丽清香的果园。
第一书记带领工作队成员和艾尼·达吾提一家留影。
离开艾尼·达吾提的家,离开幼儿园,眼里还会浮现那个干净整洁的绿色小院,鼻尖还能嗅到幼儿园里的迷人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