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将军与麦宗禹的故事之三

发布:管理员6 时间:2011-01-15 17:30:44 浏览:


    早上还是指挥着五千人马的将军,下午便成了俘虏,这种从座上宾到阶下囚的巨变让麦宗禹心中忐忑不安。
    “回去,别说当了俘虏难以逃脱,就是能逃回去,胡长官能放过我这个败军之将么?不回去,共产党又怎样处置我呢?”被两名解放军战士押解着的麦宗禹正担心自己的命运向何处去之际,从对面的大道上急匆匆走过来两个人,凭他跟共产党的军队打了十多年交道的经验,麦宗禹断定这两位跟战士穿着一样服装的人,绝不是一般的人物。
    “我是王震。”还没走到近前,其中一个面容清癯、腰间扎着一条宽口牛皮带的军人热情地伸出大手,紧紧地握住麦宗禹的双手自我介绍说。
    这就是国民党悬赏十万大洋要捉拿的王震?
    这就是蒋介石动用20万兵力,在几个省围追堵截,最后还是让他带着南下支队胜利北返延安的王震?
这就是我带兵从大别山一直追到陕西,几次发誓要捉而没捉到的王震?
    面对这个朴实、热情,而又坦诚的共产党军队中赫赫有名的战将,麦宗禹的心被震撼了,不由得脱口而出:“我就是麦宗禹。“
    “久仰,久仰!”王震热情地说笑着,并把站在身边的第二纵队领导一一向麦宗禹做了介绍。
    麦宗禹那颗悬在嗓子眼上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寒暄了一阵,王震邀请麦宗禹与他同行。
    时至黄昏,走在路上的麦宗禹见老乡们有的赶着羊群,有的背着柴草,沿途村落里家家户户冒着炊烟,犬吠鸡鸣,一派宁静,简直跟没有这场战争一样。王震一行走到哪里,沿途的老百姓都热情地跟他们打着招呼。此情此景,让麦宗禹感慨万千。回想起他带着部队来到陕北,所经之地家家上锁,村村无人。别说跟老百姓说话,连问个路都找不到人。
    “看来国民党真是不得人心。”麦宗禹心里这样想。
    傍晚,麦宗禹跟王震等人走进较大村庄里的一所民宅,警卫员立即打来热水,请首长们洗净一天的征尘。
    晚餐十分丰盛,王震叫警卫员打开一瓶酒,亲自给麦宗禹斟了一杯。
    “不打不相识。来,今天咱们好好喝上几杯!”
    “王司令,1926年我从黄埔军校毕业,刚到北伐革命军当党代表时还不错,不管行军打仗,到处都能得到老百姓的帮助。从贵党离开国民革命军后就不行了,无论走到哪里都跟睁眼瞎子一样。”不胜酒力的麦宗禹一杯酒下肚脸就红了,他感慨地对王震说。
    “从根本上说不能怪你,只怪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政策。”王震喝了一杯酒接着解释道:“你是科班出身的黄埔军人,我是个穷放牛娃,为什么南下北返时我只带着5千多人的队伍转战几个省,你们追也追不上,就是追上了也找不到我,因为我们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而你们呢?就像你刚才说的那样,跟个睁眼瞎子一样,瞎子怎么能打胜仗呢?”
    更令麦宗禹想不到的是,当天夜里王震司令员竟让他这个俘虏跟二纵领导一起睡在一个大炕上。事隔几十年之后麦宗禹撰文回忆这段往事时感慨地说:“白天我们还在枪炮对阵,夜里却跟朋友似的睡在一起。他们对我的热情照顾,不能不使我大受感动,我长期与他们为敌,没想到他们却不计前嫌,以诚相待。那一夜,先是心情激动使我难心入睡,直到后半夜才慢慢平静下来,由于连日紧张,日间又战火劳累,朦胧间睡得特别香甜。”
    第二天早上,王震他们起床后发现麦宗禹还在酣睡,便悄悄走出门外,并随手将门轻轻关上,嘱咐警卫员说:“不要惊动,让他多睡一会。”
    多年的军旅生涯还是让麦宗禹被院外的洗漱声惊醒了,见炕上早空无一人,便翻身起床,穿好衣服走出门外。警卫员立即端来洗脸水,洗漱完毕又端来冲好的奶粉,馍馍和咸菜。
    “来,随便吃点。”说着,王震指着杯里的牛奶风趣地说:“在陕北这个地方能喝上牛奶还得感谢你老麦呢,这是昨天才从你那里缴获的。”
    吃过早饭,大家仍一起行动。然而此刻的麦宗禹说什么在二纵司令部里也呆不下去了。一个生擒活捉的败军之将,怎么能跟司令员等纵队首长在一起,这样下去岂不妨碍人家的工作。午饭后,他坚决要求见王震司令员。警卫员把他领进报话机房,见王震戴着耳机正在收听空中电波。他说明来意,王震深思了一会便同意了他的请求,随即吩咐警卫员将他移住到纵队宣传部部长马寒冰那里。
    麦宗禹虽没见过马寒冰部长,但对他痛打国民党和谈代表的故事却早有所闻。
    故事发生在中原突围前,王震作为中共代表前往罗山县城与国民党进行谈判。上文说过,会谈一开始王震便以国民党的部队抢占光山县城,在全国最先破坏停战令向对方提出严厉质问。先下手为强,王震义正词严地质问一下子控制了整个会场,在美国人面前把国民党代表弄得很难堪。
    美方代表福特见谈判渐入僵局,连忙宣布休息一会再谈。
    马寒冰当时担任王震的翻译,他跟着王震正从走廊往外走时,忽然听见“前面就是共匪头子王震”这句话。
    马寒冰回过头,只见一个国民党代表正指着王震向旁边的人叫骂。
    “咚!”火冒三丈的马寒冰转身冲了过去,一拳把那个骂王震的家伙打得仰面朝天:“作为抗日名将,王震将军不容许任何人污蔑!”
    谈判中发生了打人事件,顿时成了焦点。但那位挨打的国民党代表失礼在先,我方还就此事向蒋方提出抗议,虽然国民党代表挨了一顿揍,人们反而把同情倾注到马寒冰身上。结果那个挨打的家伙只有自咽苦果,成为同僚们讥笑的对象。
    跟共产党的宣传部长在一起,麦宗禹自然又明白了不少道理。不久,中共中央联络部在晋绥边区的兴县举办一个国民党投诚、被俘军官学习班。二纵领导研究后决定送麦宗禹去学习。
    1947年4月22日,麦宗禹在马寒冰部长那里吃过早饭,准备跟为他带路的战士出发。就在他跟马部长握手道别时,王震司令员竟匆匆赶来了。
    “从解放战争开始到现在,我们已消灭了国民党正规军和非正规军一百多万人,人民解放军已从防御转为反攻,蒋介石统治集团的覆灭已为期不远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已指日可待。这次你要好好的学习,彻底割断与官僚资产阶级千丝万缕的联系,努力改造思想,脱胎换骨,今后好好为人民服务!”说着,王震又拿出一些学习资料送给麦宗禹。
    从4月14日被俘,到22日离开二纵司令部,麦宗禹跟王震司令员和二纵首长们整整生活了8天。
对于麦宗禹来说,这8天是他终身难忘的8天。在这8天中,他多次聆听王震和其他二纵首长的教诲,亲眼看见共产党军队官兵一致,人人平等,为共同的革命理想浴血奋战,为解放劳苦大众视死如归的崭新精神风貌。亲自感受到人民群众与解放军之间亲如一家,情同骨肉的鱼水之情。在这8天中,他和王震从认识到了解,建立起个人友谊。这种友谊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来愈浓厚,愈来愈亲密。
    1950年11月,麦宗禹的夫人何慧心带着四个孩子从广东到新疆与其团聚,在酒泉等车时,突然有几个人来到她住的旅社里。
    “你就是麦宗禹的夫人何慧女士吧?”一位精神矍铄的将军问。
    “你……”
    “我是王震。”
    “哎呀,你就是王司令员,我们老麦每封信上都要说起你呢。”何慧心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原来王震到酒泉来检查工作,得知麦宗禹的妻子带着孩子到新疆来与他团聚,便专门过来看望他们。
    “你们的父亲是好样的,为边疆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你们也要像父亲那样,将来也为新疆建设出力。”王震看着麦宗禹大的十来岁、小的才三四岁的四个儿子,爱抚地抚摸着孩子们亲切地说。
    1953年王震调离新疆后,仍十分关心麦宗禹。每次到新疆视察工作,都要打听麦宗禹的工作生活情况,几次亲自登门看望,有几次还专门把他接到下榻处亲切交谈。